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为提高我校历史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把握历史学科新的变化,明确教学方向,历史教研组进行了一系列新课标的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历史教研组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学习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卓鸿教授关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
第二阶段,三个年级备课组在备课组长带领下,对本年级相应版块历史新旧课标进行仔细对比与研读。每个年级的老师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对新课标内容的变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会上交流学习心得。
梁君玲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新课标的心得:“有意义的学习是造房子,而不是搬砖头。”我们应以核心概念、大观念、主题、任务群结构化课程内容。设计体验与探究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堂,才能使历史知识有生命力。
李亚林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到: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陈丽静老师指出: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更应该借鉴苏格拉底“助产术”的教育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不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得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
李爱敏老师谈到:我们历史老师要做好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新课程标准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与高中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致,其本质是学科思想方法,属于大学历史专业知识中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这类知识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短板。
宗迷平老师认为:历史老师需要提高历史教师思考设计教学内容,跨学科教学等的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依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整合,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历史的认识。
苏晓庆老师提出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侧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用历史学科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王艳婷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知识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进程。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深度学习。
课标明确方向,课标引领课堂。课标犹如一根“指挥棒”,只有深入研学,体悟其中的内涵,才能奏响美妙的乐章。具体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最在意、最关注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研读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践,历史教研组教师会继续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