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言而不教则空,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言知识的全面发展,和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语文组举行教研,针对杨楠、申月丽、李琳、秦梦玮四位语文老师带来的课堂,进行课后反思与评价。
首先由语文组教研组长李小珍老师,邀请四位做课教师:杨楠老师、李琳老师、申月丽老师、秦梦玮老师,进行课后反思。
杨楠老师进行课后反思:首先从课堂评价一方面较为单一,需要更为多元化,更具有指导性。本节课以情景式导入,用博物馆的形式主义,过渡语的使用需要结合情境更为连贯。授课环节的时间把控需要更为合理和精准。
李琳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与把控力度,需要更为深刻与精准。提前在网上购买《泰戈尔诗选》与《寄小读者》,备课的时间和内容上需要更为充分。知道学生朗读诗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集体齐声朗读和单独朗读,课堂评价与需要多样化。
申月丽老师进行反思: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和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于任务一,占用时间较多,问题的设置需要更为导向性,更具启发性。课堂推进需要更有深度,做好铺垫。在课堂环节上,教授诗歌需要层层铺垫问题,设置精简有力,环节支架不够充分,需要更好的把握学情。
秦梦玮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在进行两首诗歌的授课方面,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式,注重情境的导入与铺垫,需要在调动学生的活跃度与参与度方面更为精进。对于诗歌文本的阅读,可更为深入。备课时间较为紧张,课堂预设与具体的实施与生成有一定的出入,第三个环节的进展有些快。
随后,由教研组长李小珍邀请大家群策群力,为三位老师的课提出更好的指导性意见。
九年级葛文超老师进行点评:三位老师都采用情景式导入方式。杨楠老师的课堂展示相对更为精彩。三位授课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情景设置需贯穿整节课,尤其是在每个环节过渡时,情境要一以贯之。从录课效果来讲,学生活动的设计可相应适当的增加,更好的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充分给予学生们更大的表现舞台,与更多的展示时间和机会。
另一方面,根据自己丰富的听小学以及南方语文课程的经验,建议三位老师在课堂评价语方面,需要更为多元化。情景与内容要统一,从始至终贯穿整节课堂。利用设置的情境,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更大程度地激发好学生的兴趣。
九年级翟秀菊老师进行点评:三位授课老师,对于古诗、诗歌文本的解读需要更为深刻,落实到精髓上去,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感情更充分地迸发出来,从而更好的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首先,解决朗读形式较为单一的方法是分层次:1.关注字音。2.引导学生关注停顿和语调,翟老师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的题目为例,建议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脚本进行朗读时的停顿,强调孩子们一定要读出重音,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化感情的输出。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与感受较为朦胧,需要受到更加深刻的启发。奠定更好的感情基调。
七年级白净老师进行点评:在以上点名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到位,在进行语言结构与层次的分析。课堂环节的设置与把控节奏需要更为合理。比如在诗歌中所出现的一些限定词,形容词会奠定感情基调,在这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更深刻的去分析,与感受不同事物传达出来的不同的情感,思路要更为清晰。
教务处副主任王志强进行点评: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明确好目标,充分从学生角度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生命力。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极强的亲和力,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文关怀。
需要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处于一种充盈的生命状态。在学习语文诗歌的过程中,也成为人与人交流交往、知识与情感构建的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高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能动性。
本次教研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认真记录,及时发言,群策群力,共同探讨与学习,一起进步和成长。
情洒教研不言悔,一路耕耘一路歌。让我们携手前进,且歌且行,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书写一段美丽的时光,留下教育最美的痕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能够有所成长。相信我校兢兢业业、勤奋善思的语文教师们,定能不负韶华,以梦为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八十二中南校区幸福追梦人。
文排 | 刘雪涵
审核 |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