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寒露时节。寒露是气候明显转变的节气,寒露气候特点即是天气由凉变寒,露水凝结成霜。寒露习俗活动诸多,有赏菊、登高等等,寒露最盛行的风俗食物是饮菊花酒。除此之外,寒露习俗还有哪些?寒露习俗都吃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秘吧。
气候特征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今天,是我们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在这秋意渐浓、寒意渐生的时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寒露的习俗吧。
寒露·习俗
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
花糕: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观红叶
寒露时节秋风飒飒,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所以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就有了“秋钓边”之说。
赏菊花:也是菊花开放的季节。有资料显示,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通常被成为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所以,人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赏菊。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寒露节气去赏菊花是个不错的风景线。
温馨提示
|穿衣方面|
只要稍微感觉到一点凉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赶紧给孩子多穿点,害怕孩子着凉感冒,但民间又流传着“春捂秋冻”的说法。那么,天气转凉,到底要给孩子多穿点还是少穿点呢?幼儿园给大家的最佳穿衣指南,家长可以参考!
1、及时、适量地增减衣物
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孩子増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循序渐进。入秋后,孩子穿衣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捂出汗。对于身体素质强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冻一冻,增强耐寒能力。
那么,如何给孩子穿衣才最合适呢?不妨试试实用的“剥洋葱”穿衣法吧!“剥洋葱”穿衣法,是指穿衣服要像剥洋葱一样,穿搭多层,每一层都薄薄的,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的作用。
2、“三暖一凉”来穿衣
入秋降温后,孩子穿衣需要保证“三暖一凉”——手暖、肚暖、足暖、头凉。给孩子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孩子心烦头晕;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碍孩子活动为前提。
3、穿方便穿脱的衣物
家长给孩子挑选衣物时,应遵循方便、好活动、保暖三点原则。最好避开款式繁琐的,比如:背带裤、连体衣、拉链在背后的裙子、带扣子的裤子、系鞋带的鞋子……弹性好、宽松、可以直接套头的小衫就是不错的选择。
4、出门要注意多带一件
出门在外,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备一件衣服或一顶帽子,以防天气突然转冷。但记住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孩子头部。在衣物厚薄的选择上,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当时的气温选择。
寒露将至,恰逢近期气候不稳定,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正处于调整期,寒露将至,气温骤降,孩子们免疫力较低,易多发疾病。王喇幼儿园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及时为孩子添衣保暖,谨防生病。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每天吃好一日三餐,补充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千万别让“秋乏”影响孩子的食欲哦!
1.幼儿对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上火、营养不良等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家给幼儿进行补充,如:牛奶、水果、易消化的食物等
2.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秋燥食粥最适宜。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的冷食,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的能量。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孩子们认识寒露,了解其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寒露活动,不仅加深幼儿对“寒露”节气的认识和了解,更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视频图片来源:大班组,中班组
审核: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