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0月6日的那一天,我荣幸地参与了在二工地回民区举办的“忆往昔铜矿情水系心头,看今朝家乡情欢聚一堂”聚会。这个主题的设定,无疑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那份深深的“家乡情”巧妙地揭示了出来。
自1983年离开那个熟悉的二工地,我已经经历了9次搬家。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居住条件上来看,都比我们曾经在二工地的生活要优越得多。然而,尽管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发现那些曾经在二工地的生活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回忆里,甚至常常出现在梦中。
尽管我生活的地方离二工地越来越远,我却无法抑制自己时不时地带着妻子和孩子,或者独自一人回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我曾经住过的房子,甚至只是站在那个破败长满荒草的胡同里,都能让我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
在物是人非的二工地,已鲜有人出现。去年我一个人回去的时候,偶然在路边遇到了一个老头,我赶紧走上前去与他交谈。仔细一看,竟然是大明哥蹲在路边。
这次二工地的聚会,让我有两个意想不到。第一个是竟然有四十多个人前来参加,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而第二个,则是我们两位留守的老寿星和杨姑的出席,这让我深深感到了我们家乡情的凝聚和长久。
90岁高龄杨娘居然没有任何人介绍,第一眼就认出来了我。叫出我名字时,刹那间想起我奶奶,到这会儿我都不明白,当时触碰了哪根神经。
中间这位是杨宝荣伯伯的胞妹,我们都称它杨姑。
站在那破败的房屋前,看着曾经熟悉的街道上长满的荒草,再看到摆满丰盛宴席的长桌,我感到一种深深的亲切和感动。尽管缺少了椅子和小凳,尽管大家只能站着或倚靠着树和墙,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散发出的那份由衷的高兴和喜悦,那份洋溢在脸上的笑容,让人感到如此的温暖和感动。
这种场景,这种气氛,仿佛只应该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然而我们却真实地体验到了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样的时刻,这样的聚会,无疑是我们对过去的一种深深怀念和追忆。
同辈当中,应属夏玉荣大姐年长了,不仅在二工地同辈人中属德才兼备,且在铜矿具有一定影响力,也是我最尊重的大姐。
我的校友夏国强。自打搬离二工地后,也是几十年未见。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怡达集团,已是怡达集团的高管。怡达集团是我国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山楂及其它水果的深加工,代表国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能在这样的企业任高管,能力可见不一般。
想起来咱们二工地还有一位进过大学堂的,王宝林大哥,平时联系很少,这次聚会未能看到,在此问候。
看见二头的照片,联想到二明、太平、国兴等儿时玩伴。可是这次聚会未能谋面,有点遗憾。二头、国强我们仨同属相,可是二头外表像比我们小一轮,还是那么英俊潇洒。只是从外表看,下巴比在寿王坟又发育了。
同龄人中能一起玩单双杠的也就我两了,教会我双杆技巧,虽然没他玩的好,由于长期坚持锻炼,也撑出了八块腹肌。调到承德后逐渐变成了六块,直到现在变成一块腹肌了。现在心民也长期在云山饭店对面的健身广场长期锻炼,我要是不出门或者没有应酬喝酒,每天也到那儿压压腿,抻抻腰。那里长期坚持锻炼的人特别多,有一天,几位练者说高手来了,老张来了,等走前一看,心民已经变成他人眼里的老张了。
石红,此次二工地聚会组织者,给我的印象是说话自嘲式风格。通过这次聚会,对石红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舞台动作到身段长相,以及行动坐卧,特别像我的偶像—韩红。这次办了一件得民心的好事,而且非常成功,离当名人不远了,继续努力。
站在王振忠伯伯家的房边上,我忽然间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我爷爷八十岁以后半身不遂,在我中午下班刚跨进院门,看见王贵荣大娘正在给我爷爷洗屎裤子,这个画面铭刻在心,定格在脑海,终生难忘。
小军没来,有点遗憾。他从一个井下看水泵的水泵工,全凭自学,掌握了绘画、摄影、写作各种技能。调到机关做宣传工作,做到承德日报的特约记者,我都觉得脸上有光。
小星的表情,找到童趣了吗,太可爱了!
长得最(回民)的,唯数大玲。
戴眼镜的沙老四,是职业篮球运动员。看着像黑社会老大,实际上重情重义,快言快语热心肠,仗义直言爱憎分明。每年我俩都在一起喝点小酒。
老花我俩同在双桥区机关工作,长得比我像回民。好多人跟我说,“你媳妇也不在场,你也那么洁在吗?”我只能自嘲的说:“她连生人味都能闻得出来,我也就随她吧”。按老话讲,我是被习的。
此篇所有图片来自微信群,对大家的称呼用小名感觉比较亲切。我的大名叫王岩,因为你们不喜欢王岩,只喜欢大伟,所以我就只能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