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十月朝圣孔庙行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229

       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的影响“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浩浩乎不可尚已。”这主要是由于孔子高尚的师德,崇高的“人品声望使人仰慕”(林语堂语)。

      我们首日的师德修养培训正是从孔庙开始。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两千多年来,在历代保护下,由孔子一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辅的庞大建筑群,规模之大,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谓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现为国家5A级景区。

     万仞宫墙

     万仞是用来形容孔子的德行。孔子通过知识教育以提高政治、道德的认识。教育思想是其政治“仁爱”纲领的内容之一。从“仁爱”的总原则出发,孔子对师的要求严格地统一在“修己安人”这个政治纲领之中。体现在教师的道德观念上,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不厌”的学,进行“修己”、“正己”,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内在情操,从而奉着“不倦”的“诲人”精神去“正人”、“安人”。一方面通过知识的传授“安人”;另一方面以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即所谓“风行草偃”、“润物无声”,达到“安人”的目的,这就是孔子提倡的言传身教。

      金声玉振坊

     孔庙前的第一门牌坊。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至圣庙坊

     走过金声玉振坊、至圣門、太和元气坊,便可到达孔庙的至圣庙坊。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乐道敬业的典范。我想,这也是他被尊为“至圣”的理由吧。孔子大半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非常看重乐道敬业的。为师者要“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要“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吾道,一以贯之”,极力赞誉乐业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赞扬了一个人坚持理想,恪守志向,不为邪恶名利动摇的高风亮节。

      过了圣时门,眼前粗大挺拔的柏松林,密布在绿荫道路两旁,沿神道前行,先后依次进入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等几座庙宇。过后,就来到了古代帝王所建造的十三碑亭。在十三碑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洪武碑亭,历史上曾遭到破坏,后经修复成现在的样子。

     进入大成门,再向里就是有名的杏壇。孔子毕生勤学不辍,“诲人不倦”。孔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行立人、以德感人、以形塑人,堪称“师表”。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都是以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是石刻艺术瑰宝。

     两千年来,孔子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影响至深至大的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删经订礼,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的一面。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的论述,更值得我们后人推崇、学习、践行。

      

阅读 2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