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溪古村

领略独特的客家古建筑之美

江波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 10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广东省梅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300余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桥溪村。

       沿着花丛、溪流和石板路进入村子,16座客家古民居建筑散落山间。

       村口的“安济桥”。

宝善楼

       拾级而上,宝善楼为石砌高台基,依山而筑。

       门楼上五星红旗很应景,洋溢着国庆的喜悦。可爱的朱氏后人在这座大院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生生不息。

       宝善楼的平面布局为“二堂二横合杠楼”横向方形,中轴对称。

       主体建筑中的门楼轩廊、厅堂屏风、披檐梁架等装饰古朴典雅,寓意吉祥。

       宽阔的天井四堂归一。门楼左右两边的鱼池一方一圆,符合客家人“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看着忙碌的后辈,老人一定很开心。她期盼儿孙们都能勤劳持家、薪火相传。

       年轻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然转换。

       日子虽然过得很平淡甚至于有些乏味,但这里的平和安逸是山外面很多人的向往。

       遗世独立的五指峰峦把山外面的烦恼、纷争、战乱一掌隔绝。

       宝善楼孩子推开这扇大门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世界真奇妙,但心的归属还是宝善楼。

继善楼

       从宝善楼出来,就会看到对面山上更加宏大的继善楼,它是客家古民居合杠楼的典型代表。

       曾几何时门庭若市来的都是宾客,现在来这里的只有匆匆游客。

       继善楼的门联:继志述事,善邻亲仁。透露着屋主人希望子孙后代秉承先辈志气、善待邻居、以仁德为善的为人处世之道。

       金箔书写的“继善楼”匾额因年代久远有些脱落,依然不难看出往日的华美气派。

       屏风上的“朱子家训”以樟木阴刻,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为人处事的生存智慧。

       继善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用时12年,花费12万大洋,据说这里共有70间房、32个厅堂、9个天井,是粤东客家民居规模最大的建筑形制。

       二层六合杠式建筑,杠与杠之间由走廊连接,正立面为硬山式,侧立面为悬山式灰瓦面,端庄稳重又雅致。

       中西合璧的继善楼,显示屋主人传承本土文化,又主动吸纳外来新鲜事物的包容心态。

       进口的西洋彩色玻璃尽管有一百多年了,颜色依旧鲜艳如初。它的存在,让原本稳重内敛的客家古建筑增添了一份灵动。

       每一扇门窗外面都是一道景。

       木雕、石雕、瓷雕、彩塑、书法、壁画、牌匾,充盈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在这深宅大院里,充满艺术气息的载体,早已脱离了其物质表现,成为了某种期许、美好、警示的象征。

       爷爷静静地看着放假回家玩手机的两个孙子,他可能有担心,有无奈。儿孙自有儿孙福,长辈们总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学有所成、光宗耀祖。

世德楼

       世德楼门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据说它的建造者朱朝轩在外经商讲诚信,为了提醒后代不忘品德教育,便把少写一横的德字嵌在门楣,意在告诉后人:做人要心存善念,不要横心。

       世事难料,140多年风风雨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没变的又是什么呢?

      桥溪村里还有“合杠楼”与“围龙”有机组合的慎安居,“反围龙屋”设计的善庆楼,中西合璧的勤裕楼等客家传统民居仍然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通过它们,我们真切地触摸到客家文化的真实脉搏,感受到客家人敬祖睦宗的虔诚、崇文重教的观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与人为善的处事方式。

       清晨的桥溪村在袅袅炊烟中醒来,这个从未被打扰的深山古村落随着游客的到来被揭开神秘面纱。

阅读 10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