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发展——新学期海口市秀英区康安学校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lc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 2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对未来规划更清晰,更好地迎接新学期工作,8月28日,我校有幸邀请到(原)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副教授 ——丘名实教授开展了主题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与途径”的讲座。本次活动由教研室李丽春主任主持。


  丘教授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讲授:①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②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丘教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属于哪种类型的教师?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轨迹。新手教师经历成长期变成了合格教师,接着在积累期,积攒很多教学经验,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历练,成为了骨干教师。这时骨干教师已经有自己一套非常成熟的教学理论和思路,已经是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教师又得具备对教学有创造性素养,深入挖掘教材里的知识点,这才有可能他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显著特征有:①重视规范学会操作教材、模仿②重视积累学会分享学生、效率③重视个性学会反思教学、风格④重视品牌⑤重视教育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科、研究教育、思想。


  教师专业发展与知识结构在发展规律上有很大的变化,体现在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初职教师的原理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通时知识变化。随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条件性知识所占的比率会越来越低,其他知识比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纬度


  丘教授从这三个维度:高度(目标)、 深度(思想)、 广度(学识)展开来说。


①高度(目标)—不断新追求卓越


第一类人: 目标茫然, 第二类人: 目标模糊第三类人:短期目标清晰,第四类人: 长期目标清晰。不同目标有不同的态度,态度体现了人的不同价值追求。在追求卓越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态度尤为关键!为此,丘教授举例三个泥瓦匠的寓言故事,得到以下启示:目标的差异导致了成长的差异,职业的态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


②广度(学识)- 提升学识素养


1.有“底气”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对所教学科内涵和本质理解,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2.有“眼界”宽广的学科视野:有眼界的教师,才能很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有“根基”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


③深度(思想)- 学会理性思考


      如何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丘教授认为要学会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包括晢学思考(回归教学的本原) 和辩证思考(厘清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它缄默不语,但植根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就是那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每一堂课的风格和质量。个体的教育哲学的建构,有赖于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对教育问题的做深入的哲学思考。还需要经常思考教育教学中的几个本原问题: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做到心中有答案!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以下这几点。                    


       途径1:明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指的是情感道德和操守的结合,同时也是道德品质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寓不开老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成为一名“四有”老师。


  途径2:定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要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可以是做一次读书报告,做一场专题讲座上一堂教学示范课,上一堂教学研究课做一项课题研究,发一篇优秀论文等等。让对未来的期待,引领今天的生活!


  途径3:亲学习。教师要做到一辈子学习,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可以从以下这些途径提升进行提升:从书本中学——丰富自身内涵;从实践中学——积累经验、培训、指导;从同行中学借鉴中完善自己;从专家中学——丰富理性认识;从学生中学——教学相长;从反思中学--经验的提升。


  最后,丘教授给正在成长中的老师表达寄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希望老师们把自己对孩子们的爱化为专业发展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以及肥沃的土壤,温暖、滋润每一粒“种子”,使每一颗种子都能生机勃勃,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2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