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教育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实小·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我们的节气”——寒露主题教育宣传活动露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2673

寒露是华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秋季深入的到来。在寒露这个时节里,大地渐渐变得凉爽,风吹过的时候,带来一丝丝的寒意,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寒露的名字来自于寒冷的露水。这个时节,早上的草地和树叶上常常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给人们带来一种清冷的感觉。而且,由于温度的下降,大地上的露水也逐渐凝结成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些露珠的存在让人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寒露的到来。

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习俗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可以说,香山是中国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说到红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提及。

  2.讲养生,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3.菊花茶,坚持喝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寒露养生

  寒露过后,进入秋收的尾声,气温下降很快,低温与冷风往往会对田间最后阶段的收成产生影响,也很容易造成风寒侵体,这便是俗语所谓的“寒露风”。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但老年人和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出现中医学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与秋分不同,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应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

寒露·诗句

池 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宋】苏轼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

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

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今日迎寒露,愿所有人:有衣暖身,有人暖心。

阅读 26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