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进湖南博物院 感受美丽家乡文化” (新民小学2201阳光中队之火焰、梦想小队活动)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1787

博物致知 悦然于心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储存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的重要力量。湖南,这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省份,当然也有许多文化故事……

新民小学2201班走进湖南博物院研学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感受湖南长沙地域文化、家乡魅力,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国家情怀。10月4日中午,新民小学2201班部分学生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到湖南博物院参观研学。

  湖南博物院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是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也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首先搭乘扶梯来到博物院二楼,参观的是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它分“家园”“我从哪里来”“生活的足迹”三大主题,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湖南的人文、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等。这里摆放的各种历史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诗词、农耕具及农作物、绫罗绸缎等,不计其数,有的金光闪闪、价值连城,有的五彩斑斓、古色古香。

  在阅览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探索这些历史文物,沉浸式地感受历史文化的美。瞧!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又好奇的表情。

          走到三楼,就是湖南博物管收藏的文物之一是马王堆汉墓。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不朽传奇。墓中出土的3000多件珍贵文物,展示了汉初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一家的生活艺术画卷。

  家长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述博物院内的文物古器和我们家乡的历史人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真实的图片,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各种各样的展品,他们充满了好奇,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00:18

  走进展厅,找到了镇馆之宝——素纱禅衣。它被众星捧月般放置在许多文物中间。虽然几千年过去了,那枣红色的华美镶边上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凸起花纹还清晰可见;薄薄的细纱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丝绸特有的光泽。

  接着,在贯通上下三层空间的地方,看到了错落有致陈放着的辛追夫人棺椁,大棺套小棺,里外有四层,而且每层都是严丝密缝,上面雕刻着各式图案花纹。出了井椁陈列馆,电梯直降一楼,终于来到了辛追夫人的遗体安放处。在一个用玻璃罩着的大棺椁里,看到了辛追女尸。只见一位身高大约1米5左右的女姓,双眼轻闭,穿着白色的汉服,面容安祥地躺着,整个身体看起来完好无损。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的尸身静静的躺在湘博的水晶棺木里,向人们诉说着千年的秘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解一段历史,铭记一段故事,波澜壮阔的湖湘文化,历经风雨浩劫的国家宝藏,无不告诫后人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只争朝夕。

  通过参观,孩子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争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回想今天,不虚此行。明天,我们又将有新的启程,继续探寻长沙的红色文化。

阅读 17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