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这几点很重要!

西湖波塞冬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 28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寒露,顾名思义,寒是指寒冷,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露是指露水,寒生露凝,因此叫寒露。
在我国民间有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寒露过后天气已带寒意,人们不能趟水过河,而应该从桥上走。

那么寒露节气,我们该如何顺应时节,增强体质呢?


生活起居

寒露起居宜早睡早起。此时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寒则全身寒,若机体抵抗力差,则寒邪易乘虚而入。因此,入秋候宜穿鞋,穿能覆盖脚踝的袜子,避免受寒。
寒露节气头部也应避免受寒,头部乃“诸阳之汇”,如果头部受寒,则阳气易散失,头部的神经血管供血受到影响,气血不足则表现为头痛。这个时期需要注意保暖的还有肚脐,特别是小儿易受寒邪入侵,引起腹痛、腹泻,因此睡觉时腹部要盖好被子。

肩膀也是一个易受寒的部位,寒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有肩颈疾病者更应注意肩部保暖。早晚温差大,应早晚添衣,外出时可揉搓大椎穴,助于提升阳气,收缩毛孔,防感冒。素体怕冷者可用艾叶、花椒、当归等药材煮水泡脚,以温经通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者不宜憋尿,否则会因血压升高导致脑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饮食宜忌

秋燥,燥气易耗伤津液,养生专家提出“朝盐水,晚蜂汤”。早上喝点盐水,晚上喝蜜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抗衰老,还能防便秘。可多吃些润燥生津的食物,如甘蔗、梨、藕、百合、萝卜等,忌食花椒、生姜、葱、酒等辛辣刺激之物,防止耗伤津液。燥气伤肺腑,多喝白开水,可适当喝养生茶,如菊花茶、红枣枸杞茶、金银花茶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驱寒保暖。

调畅情志

自古逢秋悲寂寥,无边落木声萧萧。日照减少,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郁的心绪油然而生,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此时情绪调养十分重要,应宣泄积郁之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宁静平和的心情,可以多参加体育运动、集体活动等,以宣泄积郁。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散步等,以陶冶情操,舒缓工作的压力。


适量运动

秋季气候适宜,是运动的好时机。适宜的运动能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动能,有利于增强抵抗力,身体受到外部寒冷刺激时候,可以具有更好的抵御能力。

秋季运动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若体力充沛,登高爬山是寒露时期的最佳运动,它可使骨骼增粗,关节灵活度改善,肌肉收缩力增强,全身肢体都参与。此外,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运动强度不宜太大,应循序渐进,如果运动过量,会增加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养生。


穴位养生

穴位养生贵在坚持,不可急,日积月累才可见效。顺时养生,畅通经络。
寒露时节,人们有时感觉手脚冰凉,可取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按压会产生痛感,经常按揉会促进血液循环更加畅通,手脚也就温暖了。
此外,可艾灸大椎、肺俞、肾俞、八髎、神阙、足三里、关元、太渊等穴位,具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调和阴阳的作用。
阅读 2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