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秋意浓——余姚小学开展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文化传承主题活动

安之若素
创建于2023-10-08
阅读 10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北京时间10月8日15时22分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雨季结束,常常是昼暖夜凉,一派深秋景象。让我们跟随余姚小学的队员们一起走进节气——寒露。

寒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中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赏花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所以是赏菊花的好时节,多地还有赏枫叶的习俗。

寒露品茶

  民间有“一年之茶在于秋”的说法,在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就是采集寒露茶的好时机,是秋茶里的上品。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甘醇清香,能缓解秋燥。

寒露健身

  如果感到秋乏,那就来通过运动健身、强健体魄,赶走疲惫吧!

00:15

寒露诗词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学着古人一起过寒露吧!

00:10
00:15
00:17
00:17

寒露绘画

  同学们用一幅幅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手抄报和绘画作品,记录和讲述着寒露节气,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此次活动,学生们了解了寒露节气和习俗,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欣赏能力,陶冶心境,学生们在二十四节气的系列活动中,品中华文化,做向上少年。

编辑:杨宁

校对:王维维

审核:王建涛

阅读 10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