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这本书,还是偶然在网上初次了解到了刘发建老师的五磨教学法。
带着这种疑惑和兴趣,我深深沉迷于其中,我听刘发建老师的讲座,看着老师们的一篇篇有关五磨教学法的实践文章,当心中对这种教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九月底,我就迫不及待帮孩子们在网上买了这本书,并在学生当中展开我的第一次实验课。
五磨教学法”的课堂基本流程是:“听读——感受语言——磨磨耳朵”。
利用早读时间,我把泰戈尔的一篇散文《金色花》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疑惑地问:“老师,阅读分享会你也要分享吗?”我笑着说:“是啊,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的朗读啊!”老师读,这也是很考验老师朗读能力的一环,也是考验老师基本功的一个环节!
“朗读——体验语言——磨磨嘴巴”
虽然学生读得还不流利,可能会添字,漏字,甚至有些卡壳,但孩子们真的沉浸其中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自己读,带着情感朗读。
一个个孩子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泰戈尔作品。
“品读——品味语言——磨磨思维”(品读印象深刻的文本)
学生的品读,有的时候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他们的感悟有些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
这个孩子,是三年来,第一次走上阅读分享会讲台分享自己的朗读作品。
一个个孩子跃跃欲试
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朗读得有进步,学会带着情感去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了。
“抄写——内化语言——磨磨心境”(摘抄自己喜欢之处)
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摘抄本,但是这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学习名家作品,所以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仍然是摘抄自己喜欢的几个词语或者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仿写——运用语言——磨磨笔头”(用名家口袋,装自己故事)
这是五磨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我们班还没开始到这一步,但是我相信泰戈尔专辑阅读周结束之后,孩子们经过名家阅读的浸泡,到写作文的时候,他们也一定能模仿作者写出自己的故事!
今后的我也许会遇到很多问题,现在的我们就像一只只蜗牛,努力地往前爬,但是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即使慢,只要心中有目标,努力前行,就一定可以达到终点。
通过第一次尝试,我深深感受到在五磨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课堂上对教师的朗读功、书写功、文本解读能力、写作能力要求也高。教好语文还要从教师自身的基本功练起,每天进步一点点。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