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三年的年轮,未曾停歇。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大班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了尾声。
幼儿们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免开始产生焦虑,幼小衔接该从何入手呢?
问题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04f760205fe4eb0890e4381d41b4f6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6ef2edfe4149e6b3e99401b4c63dd4.png)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问题二:
幼小衔接“接”什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04f760205fe4eb0890e4381d41b4f6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6ef2edfe4149e6b3e99401b4c63dd4.png)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作为家长的您,是否了解幼小衔接呢?该如何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起来......
幼小衔接“四大准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04f760205fe4eb0890e4381d41b4f6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6ef2edfe4149e6b3e99401b4c63dd4.png)
为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有效并科学地衔接,引导家长为孩子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幼小衔接中的“四大准备”。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主要包括“四大准备”。
身心准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身心准备主要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3.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4.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5.培养幼儿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体育器械或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生活准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在生活准备方面,家长们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
1.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
2.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的耐心与专注力(请不要让幼儿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进行读、写、画,不让幼儿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社会准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在社会方面的准备,家长朋友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幼儿与他人交往合作。
2.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学习准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在学习方面的准备,既不是让幼儿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是让幼儿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1.逐步调整一日生活作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家里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