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井冈山,参观红军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我们首先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向烈士致敬。烈士们英勇不屈的事迹感动了我,很多先烈都是在最艰苦的时候加入革命的,他们不为名利、不惧牺牲,为了建设新中国、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等。他们的武器十分落后、简陋,枪支弹药缺少,他们就自己动手做竹钉、梭镖、土枪土炮;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冬天,不少官兵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睡觉,床上垫的是稻草,身上盖的也是稻草。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放弃、退缩,而是坚持战斗,最终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红四军二十八团三营营长萧劲,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肠子外露,他将肠子塞进腹内,继续战斗,直至牺牲。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会剿和封锁,井冈山的生活十分艰苦,红军战士只能吃红米饭南瓜汤度日。但广大红军官兵和根据地人民群众仍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于是有了《红米饭,南瓜汤》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的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
在反击敌人的“会剿”中,毛泽东、朱德等人创造性地红军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学说,指导井冈山军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没有红军的勇敢无畏、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中国革命的道路就不可能走下去;没有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总结出适合红军和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和军事学说,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队伍,他们打土豪、分田地,让老百姓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他们把自己缴获的物资分给老百姓,为老百姓挑水、割稻子;他们纪律严明,坚持“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不损老百姓一分一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当下,发扬革命先烈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将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