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收的农民伯伯一眼望去黄澄澄的玉米,露出喜悦的微笑,缓缓讲起了玉米的故事...
一、玉米的前世
玉米的学名叫玉蜀黍,俗称玉米。玉米原产于墨西哥,自16世纪开始,玉米通过云南和福建进入中国,由于玉米恰好在容易发生饥荒的仲夏时节成熟,为农业生产周期提供了平滑作用,极大地消除了粮食在一年内时而丰富时而短缺的往复循环。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二、玉米的作用
玉米全身都是宝。作为作为粗粮的一种,玉米不仅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早收的青玉米可以当作蔬菜,成熟的玉米可以磨成粉然后制作玉米饼或玉米粥。玉米还被用来制作烧酒、啤酒和威士忌。专门培育的厚皮玉米粒,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爆米花。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玉米植株的许多部分都被用于工业生产:秸秆被制成纸和墙板;谷穗外皮用作填充材料;芯棒可直接当燃料和提取木糖醇;淀粉可以制成玉米糖浆;淀粉转变的糖可经酵母转化为酒精;甚至可以用玉米淀粉制成可降解塑料等化工产品。其中,制作乙醇和生物塑料对人类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益处颇深。
三、玉米的生长环境
玉米是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可以在高海拔地区、温带和热带地区,干旱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日平均温度在25℃左右。
四、玉米的种植系统
人们发现不管玉米引到哪里,大量以玉米为主食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经常爆发一种因烟酸缺乏而导致的糙皮病,为了预防糙皮病,便创造了三姐妹种植法。
“三姐妹”种植系统是印第安人发明的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创造性结合。高挺的玉米为豆类的枝蔓提供了天然的棚架,豆类植物的固氮能力恰好给玉米补充养分,而瓜类作物茂密的叶子伸展开来,为豆类作物遮蔽阳光,同时可以抑制野草生长并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五、我的感想与总结
今天我们有幸处在一个能吃饱也能吃好的时代,一个能支撑我们思考玉米的多重意义与经验教训的时代,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思考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的根源。居安思危,不辜负每一餐美食,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