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让路程再短一点-北小2026届3班 张涵蕊

美友89671977
阅读 5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假期出门旅行,有人会选择开车自驾游,有人远程旅行时选择坐飞机或者坐高铁,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现在人们出行非常便捷。

记得有一次我在乐山体验绿皮小火车,那体验感跟现在的高铁简直差太远了。绿皮火车里面有没有空调,大夏天坐在里面不一会儿就汗水直流;开的速度还很慢,车头冒出的蒸汽熏得人直咳嗽。

回顾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科技从弱到强的奋斗史。

百年前,詹天佑负责设计、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

1937年,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20世纪50年代初,成渝铁路填补了新中国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

大秦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铁路之一,是我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中国铁路先后经历多次提速,铁路速度之变也是中国速度的一个缩影。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17年,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再次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现在坐上高铁可以说是上山下海,飞天遁地,一天就可以走过大半个中国。高铁中的尖子生“复兴号”时速能达到350千米。”这有什么窍门呢?


原来列车的车头在行进过程中一直在与空气阻力搏斗。如果车头是个方脑袋,在飞驰的过程中,前方的空气被挤在车头,就形成了一片高压区域。车尾快速离开原位,后面的空气来不及填补上,所以就形成了一片低压区域。两边压力不同,就会形成压差阻力,就会影响车速。


而子弹型的车头能够在一瞬间压缩更少的空气同时子弹型的车尾,也能腾出更少体积,方便周围空气迅速补充,使前后压力迅速平衡,这样,列车就可以跑得更快了。


中国高铁还有许多的高科技,比如接触网,是列车电能的来源,随用随取,特别方便。列车有多长,接触网就有多长。


中国高铁还有一项独门绝技就是超长无缝钢轨,减少铁轨之间的缝隙,提高了高铁的稳定性。


车钩缓冲装置是高铁的第2件法宝。它可以把每一节车厢连接起来,相当于垫子吸收了车厢的冲击力。

是谁在驾驶列车呢?其实是由司机和控制系统共同驾驶的。 CTCS-3级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能监督轨道上列车之间的间隔情况,并根据控制中心的限速指令,监控列车是否超速。


截止2021年 6月份,在CTCS系统的指导下,我国高铁已累计安全运行92.81千米,相当于绕地球23.2万圈,安全运送旅客141.2亿人次。

据了解,中国正在研究速度更快的“超级高铁”,相信以后我们能够坐上更便宜、更舒适、更安全的高铁,去往世界各地看到不同的风景。

阅读 5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