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后的第一场读书会,一起共读——卡尔·罗杰斯《论人的成长》.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理论的发起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家之父”,他提出的“个人中心取向”被认为是弗洛伊德之后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同时在教育、管理多领域应用.
本书作者主要从:态度、实现倾向、存在、孤独、老去、死亡六个角度阐述了人应该怎样成长,并如何成为自由、独立、完整的人.
关键词:共情、自由、存在、自我实现
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正好与我假期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我看到卡尔·罗杰斯反复提到:关系中的一致性、无条件积极关注、移情性理解对人完整性的形成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物、宇宙的和谐观......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海德格尔的共生共存哲学观、想起了我的学习、以及我喜欢的那些心理学优秀的老师,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去看见每一个完整的人,去温暖每一个人.
读书会中,大家沿着卡尔·罗杰斯的思路连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并深入探讨:
有的伙伴说:“孩子做作业拖延,自己希望孩子能及时完成作业,但这样的关系冲突,让我内心有困惑”
有的说:“倾听很重要,如何才能做到倾听?”
有的说:“会害怕向他人分享自己,担心他人会不喜欢”
有的说:“学习小组成员不愿意分享和剖析自己”.....
最后,大家都提到了一个词——“接纳”,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去接纳孩子和他人,但却忽略了真正的接纳是从自己开始.
关于拖延,让我想起了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提到人类的天性,拖延就是人的天性,即是天性,那为何拖延不可以被允许?在拖延行为背后给孩子带来的感受与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否更值得被关注?当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做到倾听的时候,是否开始关注如何共情?当我害怕分享,害怕展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我是否给予了自己“允许”?
而这倾听的寄予、自我的表达、心中未被满足的需求等等,似乎在传递一个信息,寄予与表达需要什么?我想是勇气和力量,而力量来自哪里?我想是自我接纳,如何做到自我接纳?回到《论人的成长》来看看卡尔·罗杰斯是如何实践自我接纳的.
卡尔·罗杰斯自小常遭受兄弟们的嘲笑,或许家人认为是玩笑和逗趣并无恶意,但他对此的态度很认真,就像对待罪恶的宗教观念一样,他无法向其他家庭成员求助,以及观念上不被理解与家人的冲突,导致他性格孤僻、害羞、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幼小的他还学会了情感不外露.
带着这样的创伤、带着压抑的情感成长,直到他47岁事业巅峰时期,在同事的眼里“完美”的、总是可以接纳和理解人的他,开始接受长达一年多的心理咨询治疗.
在这段严重的内心困扰时期,他察觉到流露情感是软弱的表现,感觉自己是个极其无能的心理治疗师,毫无价值的人,或许,在他本人成长过程中对情感的压抑使他逐渐认识到接纳自己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无法喜欢爱我自己,这是他咨询过千百位当事人共同的问题——无法接纳自己,用罗杰斯自己的话说:“没有人会爱我,虽然他们喜欢我的工作,我不是个可爱的人,我真是不如人的,只是装个大门面而已”.
这种感觉被埋藏得很深,直至他在专业上的成功逐步增长自信,在可支持性的环境中,才开始抗衡那潜伏着的童年留下的在自我接纳方面的障碍的影响.所以,直到中年他才能更好的与母亲交流,因为那时他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认同感,也能通过共情修复关系.
同时,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他一直坚持学习并充分参与,从他选读农业、神学院、再转入心理学,并创建会心团体,他一直在坚持意义学习,他对意义学习的理解是:能使得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在未来选择时会发生变化的学习,他认为这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是一种很棒的可支持性、交互的学习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让个体社会化,就是改善自卑以及在自卑中超越的最好方法.
由此,他把全新个人的体验融入了他的工作,去发现改变带给自己和他人感受,去接收他人给予的回应,从而看见真实的自己,或许有时仍会困惑、慌乱、有压力甚至迷茫,他会再次回到可支持性环境获得能量去面对生活.
而当我们在可支持的环境里被他人共情时,便会开始接受和尊重自己所有内部和外部的体验,不再将某些定义好的,某些定义是坏的,并允许自己可以有任何状态的存在.作为自由完整的生命体,将促使个体成为促进自我成长的有效强者,这种力量会引领我们脱离伪饰走向真实,并开始自我创造的过程.
这也正是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以存在哲学为基础,从注重诊断和消除病症转向注重理解和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就如他自己所说:“当我能全身心倾听对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注入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成为了自己意识的中心,我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带着这样的意识做回自己,自由带来了个体完整的存在,此刻,人内在的朝向成长和完善倾向开始被激发,努力成为自己、创造自己,这就是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个人实现倾向.
所以,对于自我接纳,它是从封闭“我”的世界,走向“他们”的世界,再从“我们”的世界,回到“我”的世界,它是主动的社会化学习过程,在坚持学习、与可支持性环境中,回到自己的世界并不断的刻意练习,所以自我接纳是过程,不是终点.
其中另一位伙伴在通过书中的人物提出了孤独与他人之间的疏离感,对于孤独,作者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
卡尔·罗杰斯从二个角度理解孤独:1、存在性孤独(生活到常态,生命到底色)2、不理解性孤独,当我们勇敢努力的将最深层最真实的自己、内心最私密的地方、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向他人敞开的时候,对方不能理解甚至扭曲,或许听到的是指责、讥讽、要求、冷漠、甚至是一个冰冷的眼神,我们的文化要求男性要钢强、女性要隐忍,社会不允许我们表达自己,人性中的冷漠与疏离导致不被理解是人内心最深刻的孤独.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每个人物内心有太多的委屈与渴望,有书友提出“得找”,此刻我在想:我们到底要找什么?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思考:“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孤独,那我们可以怎么回应孤独?”就像卡尔·罗杰斯一样,他是如何回应来访的每一个人?是如何回应自己?
我想是创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说得着话的人,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带着这样的温度去回应孤独,纵然孤独,也可以让自己与他人在温暖的空气中完整自由的存在,我想这就是罗杰斯提出的“态度”.也如萨特所说:“人其本性是通过选择做什么来创造”我们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因为存在先于本质.
最后,我想说,我在老去的罗杰斯身上,看到了更强大的兼容性,更能接受并关注新的观点、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挑战,他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拓展;对于死亡,他视为是生命的延续,同时他接受生命中的迷惑、不确定、恐惧、情绪的高低起伏、因为这些是流动的、复杂的和兴奋生活的代价,这种改变的过程就是生命,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他用自己一生的成长学习工作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人形成”的生动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存在的成长,如何在成长中看见存在!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
望我们都能在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中感受到共情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