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追梦正当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语文二组的学员于2023年9月21——26日进入綦玲名师工作室,进行为期6天的学科研修,开展学科教学、实践岗位指导等学科小组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广州市关于《阳光学业评价》应用培训。
学员们参与了广州市2023年秋季《阳光学业评价》小学六年级、三年级的解读与应用培训(海珠分会场)的活动。活动围绕《阳光学业评价》的整体解读和使用建议、单元解读与课堂实施、课例展开。新《阳光学业评价》的出版,预示着新一轮的教学教育、教学评价探索正迈上新台阶,我们必定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成长,在变化中思考,上下求索,步履不停。
学员们齐聚万松园小学,参与了“2023学年广州市綦玲名师工作室专题研修暨广东省教育教学规划2003年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设计研究》”研讨活动。万松园小学的刘伟栋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飞花令比赛策略,展望新学评实施愿景》,分享他带领孩子们诵读诗歌、参加相约飞花令等比赛活动的经历和初心。刘老师以诗相赠激励学生们不懈前行,以身示范鼓励学生做中华文化传承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师的诗心、童心和爱心。学生们在他的引领下徜徉于诗歌中,或读或诵或演,让诗歌浸润童心,丰盈内心。
学员邓小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母语美·中华情——基于文化传承的小学识字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展示了她在创新教育行动研究和实践案例,分享了她的识字教学理念与思考,采用多种识字方法,结合造字方法、节日传统、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字形美、意境美、情感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员刘展云老师分享了她在素养导向课堂中,如何找到学生思维“动能”启动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策略。
学员们在万松园小学参与了广州市张海华名师工作室、广州市綦玲名师工作室和广州市唐春霞名师工作室的联动教研活动,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阳光学业评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老师们从不同角度解读《阳光学业评价》,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提供学习范例,分享使用心得。
张海华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代表以基于《阳光学业评价》的大单元教学研究作汇报。海珠区前进路小学陈智聪老师展示并介绍了海珠区南武实验小学梁晓华老师的微课《观察有方法》——梁老师的阅读指导课,勾连课内课外,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有侧重地品读,较好地实现整本书的阅读推动。
海珠区前进路小学邱苇琦老师提出《阳光学业评价》的汉字板块使用建议,展示了《灵活使用新版学评,有效落实书写指导——新学评<写好汉字>板块使用初探》的微讲座,尝试把《学评》中“写好汉字”板块分别置于课前、课中、课后使用,比对发现不同的使用效果,供一线老师借鉴。
广州市綦玲名师工作室汇报基于学评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海珠区万松园小学杨璐怡老师进行了《联动课内外作业,实现过程性评价——以《阳光学业评价》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的讲座。从《阳光学业评价》作为教师日常教学辅助评价工具的角度入手,对其相关练习的使用作了自己的分析与建议。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慕婷老师则着眼于《阳光学业评价》的单元导读板块,展示《巧用新版学评,明晰单元目标——新学评〈单元导读〉板块使用初探》,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傅静老师立足工作室理论成果,在现场进行了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读课的课例展示。
广州市唐春霞名师工作室汇报基于学评的大单元教学研究。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彭洁怡老师进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检测与反思指导》的说课,细致阐述了如何利用《阳光学业评价》相关内容进行单元学习检测,并在使用过后如何反思优化。
晓港东马路小学的钟璐璇老师带来的讲座《灵活巧用,选点衔接——以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为例》。钟老师从《阳光学业评价》的设计意图出发,结合自己实际使用时的心得体会,联系各单元语文要求,提出了许多使用建议。
展示内容结束后,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导师、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学员邓丹玫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以“学”为中心,以教学评一致为依据,紧扣大单元教学研究,对本次展示顺序编排的科学性、内容的指向性、情境的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
风漾清萍之末,路成跬步之间。语文二组的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勤恳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参加培训学习,领悟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几天的培训活动,学员们对《阳光学业评价》的使用有了新的思考,对教学评一致性如何实施落地有了更多领悟。学员们将学以致用,务实笃行,凝心聚力新征程,赋能再出发。
供稿、摄影: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语文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