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全镇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发向上,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水洛镇将持续发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成就系列宣传报道《喜迎国庆·共谱华章》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水洛镇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逐年增加,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2022年村集体村均达到9.6万元,2023年全镇力争18个村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5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
盘活资源,趟出了村集体增收新路子
“我还能在干20年,是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干事的气魄。”这是水洛镇贺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积余在全市举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成果展演暨乡村振兴“百名好支书”颁奖仪式上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坚持、需要付出、更需要一名党员的坚守和奉献。
近年来,水洛镇按照“因村施策、产业带动、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整体思路,逐村开展对闲置小学、院落、仓库、门店、农机具等资源清理,摸清了全镇村集体的所有“家底”,吊沟村是脱贫村,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利用两处村闲置村小学,引进了致富能人宋小霞建办宫灯加工车间,当年带动农户就业达到76人,村集体租赁收入7000元,农户务工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随后,村集体又建成全县第一家村办企业——苹果周转箱生产线,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带动农户就业12人,打出了发展村级经济的“先手棋”。
因地制宜,让村干部有位更有为
发展村集体经济,就要村比村、干部比干部。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水洛镇虽是县城中心乡镇,除过5个城区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区位优势外,其他村依然是薄弱村,镇党委围绕宫灯、药材、苹果等特色产业,推行“村村抱团”发展模式,让全镇18个村“一盘棋”,同步发力,互促共进。
陈洞村是典型的山区村,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土地资源,种植玉米200亩,2台拖拉机和1台玉米收割机开展社会化服务,种植小麦120亩,2022年村集体增收14万元,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增加村集体收入,崖王、徐碾等5村建成了宫灯加工点。
2023年,水洛镇按照“做大一产、引进二产、提升三产”的思路,全镇村集体种植玉米4000亩,小麦2600亩,洋芋500亩,盘活全镇58台大型农机,为本村群众低于市场价格开展社会化服务,节省了群众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项目带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以来,水洛镇结合“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把发展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引领、项目带动、抱团发展”的整体思路,以乡镇为单位,通过一批小项目的精准实施,进一步盘活了土地资源,让村集体资金动起来、合作社活起来、群众富起来,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大力推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家庭农场和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以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带动,整合涉农资金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奖补、合作社规范提升等5个项目,采购拖拉机、马铃薯播种机、农用三轮车等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引领全镇合作社达到9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5个,合作社规范提升率达到98%以上,实现苹果、红牛、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重点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