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崇祯历城县志(崇祯十三年刻本)/卷03》,“史家坞,堰头东北二十里,西南程家庄,西蔡家庄,西北邓官寨,北曹家庄,东北范家铺。”,说明了史家坞的地理位置及周围村落,但如今周围并没有曹家庄,估计大概在现今义和庄以南,小史家坞偏东北的位置。听家中老人讲,村中的曹姓、苏姓为本地原有住民,其他为迁徙而来,大概曹姓即为曹家庄主流姓氏,后人员渐少,在崇祯之后,改为福成庄,再后称为小史家坞。如此推测,较为符合逻辑。
在《崇祯历城县志(崇祯十三年刻本)/卷04》,“雷音寺,〈史家坞一名释迦院宋建元修”,“天靑庵,史家坞,嘉靖间建”,说明史家坞村早就是佛教文化重地,最古老的寺院为宋代修建的雷音寺,“雷音”一词,在佛教中还是很有渊源,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有五台山雷音寺、敦煌雷音寺、四川雷音寺,都是佛教名刹。如此看,要比清宁寺无论是年代,还是规模,都要大得多。
在《崇祯历城县志(崇祯十三年刻本)/卷04》,“东河头,史家坞东北“,记载了大清河的渡口,在史家坞东北有一渡口,名为东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