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花果飘香,微风送爽,尽显秋日的温柔。为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及时对我省2023年中考地理进行总结,明确中考地理下阶段的教学及备考方向,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9月28日上午,2023年海南省初中地理中考试卷分析培训会在海口市鸿运酒店举行,全省各市县地理人汇集于此盛宴,赋能地理智慧,精准剖析,共话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
试卷分析培训会日程安排:
(一)主题:海南省2023年中考地理分析会
(二)时间:2023年9月28日上午
(三)地点:海口市鸿运大酒店三楼会议室
(四)内容:
1.《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海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评价 海口市美兰区教研室 周梦飞
2.《海南省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 海南中学 梁丹丹
3.《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初中地理考试经验交流 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 刘金花
4.《对标学业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及分析会总结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罗安隆
活动第一项:海口市美兰区教研室周梦飞老师对2023年海南省中考地理试题进行评价分析
海口市美兰区教研室周梦飞老师以《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为题,对海南省2023年中考地理学科试题从命题思路、试题考查视角及教学建议进行评价。命题要求的首要是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通过情境创设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建构与解决,间接渗透学科思想与学术意识的引导,以学科逻辑和地理科学问题为背景呈现的真实“学习情境”、“学术情境”,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周老师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命题思考的原则遵守“教育评价改革”政策、遵循《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周梦飞老师分析评价海南省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依照课程标准,兼顾两版教材
(二)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
(三)时代性融与基础性为一体
(四)注重初高衔接,强化能力考查
(五)丰富图表类型,增加开放性问题
周老师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素养立意”是命题的导向,“科学育人”是命题者始终的坚持。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周梦飞老师明示“ 得区域者得天下”,试卷中“人地协调观”处处渗透在试题的析题和答题过程中。试题大多是以某一真实情境为载体,以“人地协调观”为审视视角,针对具体人类活动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也是地理命题最为关注的焦点。必备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解决问题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地理课程肩负着反映时代要求,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成就的使命,地理试题的命制时效性更强,能更好地做到旁征博引,成为连接课程与时代发展的纽带。紧扣社会发展,对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价值。
周梦飞老师指出2023年海南省中考地理试题分值和比例与教材内容、篇幅比重相吻合。全卷易、中、难题比例7:2:1,偏重基础知识 和基本能力考查,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查要求, 满足两考合一的需求。试题考查的思维层次视角主要参考布鲁姆分类法——认知纬度。试题难度设置合理,既能体现学业水平考试 的要求,也能较好筛选出思维活、能力强的学 生,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的需求。
周梦飞老师最后根据试题特点,在教学上给教师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切实对标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2.建构知识网络,实现考点联结
3.常抓答题规范,提高答题质量
《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限时讲授、先学后教、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积极展示、及时矫正”
活动第二项:海南中学梁丹丹老师对2023年海南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
梁丹丹老师从全省地理成绩统计、数据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给教学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提升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提高审题正确率
3.强化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4.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专业性和逻辑性
5.帮助学生建构可迁移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地理学科综合思维
活动第三项: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经验交流
西方文学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初中地理组长刘金花老师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把具体的复习策略与日常的中考复习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老师们深受启发。
活动第四项: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罗安隆《对标学业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及分析会总结
《对标学业评价,提高教学质量》讲座中,罗安隆老师从全省中考命题中试卷总体情况、考试情况及对今后教学和备考建议等方面做详细解读。
罗老师指出:
(一)命题依据
海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版)为依据,参照(2022版)命题。试题设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和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试卷命题特色
1.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2.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
3.重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4.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5.培养科学素养
6.情境创设多样
7.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线,突出能力考查
8.试题立意,内容呈现新颖
9.考查内容丰富,关注时代主题和学生发展
10.衔接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
罗安隆老师向我们展示全省及各匿名学校均分,得分率情况等,分析不同题型的答题情况,包括单选题的得分情况及主观题得分情况,深入剖析学生在各考查能力上的表现,以确定中考的突破点和对学生答题的关注点。罗老师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也为老师们的教学指明方向。
针对中考新变化,罗老师也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2. 突出学科特点,重视地图教学
读图、识图、析图等是学生学习地理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评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地图知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知识非常欠缺,不懂得正确读图,不懂得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地图是地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学习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地图技能和使用地图学习的良好习惯。
3.设法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研究学情、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法,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摒弃“满堂灌”教法,设法转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要坚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知识巩固要做到堂堂清,把握好课堂和课后练习。作业布置要符合“双减”作业要求,课堂上完成大部分作业,课后安排少量分层提升家庭作业。
把握好课堂教学“教—学—评”一致性。
5.关注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正确性、完整性
地理知识的正确性: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等的描述。
地理知识的完整性,如:气候特征等。
注意地理名称书写的正确性,避免写错字、别字。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一个聚焦中考、精准剖析、经验交流、共享地理智慧的有效平台。经过专家指导、名师引领、同行的经验分享,提升了教师们对当前新课标及新中考的理解。与会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极其重要,能精准为一线教学的地理工作者明确新中考的备考思路和方向,也向我们传递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作为当代地理教育工作者,从中受到深深的启发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育人路上,不管有多少风吹浪打,只要脚踏实地,理性反思,我们都可以闲庭信步,收获桃李芬芳!相信在我们地理人的共同努力下,地理学科会越来越辉煌灿烂,地理风景如醉人秋色般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