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砣砣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泼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务淘汰,所取唯珠玉。——叶圣陶
书籍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委顾问等。
时代背景
从20世纪30年代末英伦归国,到云南的昆明、魁阁,美国芝加哥、波士顿等,再到英伦、清华,10年间,费孝通跨越中国南北、东西两半球,历经实地研究、国际交流、历史研讨,他活动的公共空间不断变换,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错的社会关系模式,《乡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时空结构变换中产生的。
艺术特色
作为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深入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的全面考察,带有“通论”性质。作者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之后,既结合典型现象又兼顾不同类型,进行理论深入与概括提炼,整体思维方法是综合性的。面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保持理论的专业味又追求利于理解、雅俗共赏,使更多人熟知甚至参与研究。
其文字有下面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欧化语言的痕迹。欧式语言有形式各样的从句,成分复杂的长句并不鲜见,汉语的表达则以短句为主,通常情况下,修饰、限制成分没有那么复杂。费孝通研究人类社会学,是吴文藻、马林诺斯基的及门弟子,更师从后者完成博士学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学术(论文)写作也就自然受欧式语言语法的影响。《乡土中国》时见欧化语言的痕迹,成分复杂的长句对现在的读者来说,理解很有难度。
二是文白交融的表述。与大多数同时代人相比,费孝通的西式教育起步早,所受的影响自然更深。同时,在家庭传统的熏陶下,其早期教育也含有儒家文化的因子,他的父亲还曾郑重其事地让自己的朋友教儿子传统的作文章法。费孝通少年聪慧,写作禀赋高,很早就开始了撰文练习,新式写作的技艺是“早熟”的。其写作方面的历练可以说文、白两端各得其法。《乡土中国》主要以浅近的白话行文,间有典雅、精炼的文言词句,修辞立诚而又运笔娴熟,相宜得法。
三是南方方言的间杂。费孝通2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南方,其幼年、青少年时光在江苏吴江度过。吴江地处苏南,方言属于吴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均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乡土中国》偶见的特殊用词和语法带着吴语方言的影子,也给阅读造成一些困难。
后世影响
1.社会学、人类学的本土化。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社会学、人类学,对于东方社会学、人类学者而言,如何才能把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本土化?这一问题直到今天仍在困扰着东亚众多的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而费孝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他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范。“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正是人类学、社会学中国化的一项伟大尝试。费孝通在社会学造诣上的本土化特色,不仅仅体现在其学术思想之上,而且体现于其毕生所坚持的中国实地调查研究之上。
2.社区分析的研究方法。费孝通采用了社区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人们生活的时空坐落,来研究各种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结构。将抽象的东两具象化,通过研究它的活动载体来间接研究它本身。他的小城镇研究向学界展示了社会学的魅力所在,即它不仅能够研究社会一般事实的发展后果,而且能够成为预测社会变迁与制定社会政策的科学依据。
3.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费孝通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范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费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