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吴矾
10.15日秋,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背上行囊,来到了“朝阳区送温暖的现场”。当西伯利亚的东北风以3.5m/s的速度,挟裹着丝丝暖意,穿过北京,吹到了湘西这块地方。不仅带来了北京青年骨干教师的优质课,也带来了作为刚转型的语文教师,最迫切需要的源头活水——学科教学前沿动态,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开班仪式上简短的致辞,拉开了本次培训的帷幕,核心素养,新高考的改革,部编版教材的统一,都是时下最红最热的话题,形式造就了得语文者得天下。
遇见语文,遇见闻名遐迩的芳草地小学,很庆幸能来,赴这一场不虚此行的“杏坛”之约。再见芳草地学校,本是想营造落叶时节又逢君的离别意,硬是被自己内心的BGM演绎成了喜相逢喜相逢😂。(读书时,老师曾播放过芳草地小学的课堂实录,红墙绿瓦,古色古香,见之不忘)。
二十几年来和语文的渊源,不知遇见从何处追溯,这次湘西送培活动让我认识了“大语文”的本真。
学习篇
来自芳草地小学的田杨意老师,带来了《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观摩课。作文教学题材作为展示课,很难突出公开课的舞台表现力,是难啃的硬骨头,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深水区。对于“点单式”送教服务,他们无疑是敬业的。课堂上,采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图表是最能直观展示分析和比较,在填写完图表后,汇报,评价,在评价中引导孩子们描写身边熟悉的人,联系熟悉的事件,从细节入手刻画人物。作文综合性极强,囊括了写作和阅读,需要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强大的学习所得。
芳草地学校《草船借箭》
对于学生开放式的回答不置可否,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局限学生的想象力拘泥于教材,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保留了学生知识习得的那份朴质。
附小《我是猫》
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独特感受和自我习得,利用口语交际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言语高度提炼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同课异构的教学展现模式,清晰直接的表现出,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人情造就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就是墙里主人墙外行人,天南和地北的的视野和格局上的不同。附小教师侧重语言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朝阳区老师课堂教学模式更指向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对生命课堂的独到理解,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自作主张的自由,这基于教师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文学素养。
口语交际《小兔子运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