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月明,桂花香里情意浓。今年的中秋节很是特别,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节序如流,又恰逢信阳根亲文化节的到来。在这个不同寻常的秋日里,信阳市鸡公山风景区,以“5A”之名,集“风物”成诗,举办了一系列“四节同庆”的特别活动。
为了让学生领略家乡的秀美风光,感受地域文化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探索文化的美好情感,9月29日,信阳市胜利路学校四年级(20)班的同学们,踏着“四节同庆”的节拍,在班主任马联梅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鸡公山景区。
启程
策马扬鞭趁年少,研学旅行正当时。这次研学活动终于在师生们的翘首以盼中拉开了帷幕。早上7:30,同学们背起行囊从电视台出发,一路上,兴致勃勃,欢歌笑语。欢歌声中,传递着“四节同庆”的喜悦;笑语声中,表述着同学们对研学活动的向往。
到达
同学们走进鸡公山,与金秋拥抱,与快乐同行,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轻松与惬意,研学和旅行撞个满怀,不亦乐乎!
《百家姓》诵读
信阳是华夏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2000多年的深厚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根亲文化积淀。无数先民从这里出发,将中原文明的火种播撒到八闽大地。信阳根亲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华众多姓氏均源于此,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源于信阳。
同宗同源、同心同向。同学们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节奏,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悠远绵长。通过诵读《百家姓》,同学们表达着自己对家乡深切的爱,感悟着信阳根亲文化的厚重。
诗词诵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自古以来,中秋节寄寓了无数美好浪漫的情思。八月十五,家家户户拜月祈福,离人游子对月思归,文人墨客赏月赋诗。千百年来,灿若繁星的中秋诗词,承载了多少亲友之念、家国之思。
同学们在《望月怀远》中,感受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品味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浓厚哲学意境;在《月下独酌》中,体会着诗人的浪漫与孤独。诵读过程中,同学们不断调整着语调。琅琅诵读声,将观众们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大合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同学们身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4周年华诞。歌声中,同学们深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开饭啦
辛苦了一上午,终于开饭啦!餐桌上的孩子们,井然有序,谦让有礼,还有热心的孩子主动帮同学盛好饭。大家时刻牢记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粥一饭,用餐过程中安静又文明,彰显了胜利路学子的有礼风采。
参观景区
下午,同学们游览了美丽的鸡公山。 沿着盘旋的山路望去,只见色彩斑斓的秋叶铺满整片山谷,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在奇山险峰之间,点缀着数以百计的中外别墅。这些千姿百态、风格殊异的别墅,依山顺势,云雾缭绕中,一个个宛如神话里的仙山琼阁。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讲解,欣赏着家乡的美景。
在报晓峰广场前,同学们还接受了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即兴表演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独唱、合唱、舞蹈、吟诵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在短暂的准备后便精彩呈现,大家玩得乐此不彼,意犹未尽。
返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此次鸡公山研学活动,让同学们从校园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把景区作为课堂,让“游”与“学”完美结合了起来。读书能明智,实践出真知,这也正是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