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邀明月 浓浓中秋情——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开展中秋假期家庭实践活动

锦园小学学生发展中心
创建于2023-09-30
阅读 3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佳节月满人间,灯火盈天。盛世山河铭记家国梦圆,无限思念,无尽眷盼,华夏的辉煌延续千年万年……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西安未央锦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中秋假期家庭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度过假期的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塑造良好品德、传承中华文化、涵养家国情怀,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花好月圆人欢聚

在中国人的心中,中秋节即是月圆,也是家圆。孩子们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过中秋,吃月饼,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幸福的笑容写满脸庞。

共赏月圆绘中秋

中秋一夜月,千载家国庆。这份情感,是李白长安望月,心忧“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是白居易西北望乡,心系“曲江池畔杏园边”;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皓月当空下,孩子们画中的月色传达着最真挚的情感。

本次中秋实践活动,不仅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今后,学校将继续以实践教育为抓手,将实践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全体师生祝您和家人节日快乐!

阅读 3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