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椰子皮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闻单元教学小记

创建于2023-09-29 阅读236

  新闻单元的开始是忙乱的。

  一个周一,没有预习,一周内结束一整个单元,学生蒙圈,我也被动。第一堂课,絮絮叨叨处理完了字词,紧锣密鼓探讨完消息的特征,下课铃打响的一瞬间,我和学生面面相觑:就这样结束了?

  第一课时的紧张并没有让我“迷途知返”,第二课时紧锣密鼓地跟上了节奏。学生初探消息的体裁特征后,还未来得及消化,又接受了新的任务——小组合作,撰写一则消息。

  于是,当天的作业让我哭笑不得。孩子们态度端正,认真撰写了采访提纲、访谈过程,但是“消息”的呈现却是五花八门——写成人物专访的,写成新闻评论的,甚至是什么体裁都沾一点,写成“四不像”的……我认真反思自己的前两节课,问自己:学习目标究竟达成了没有?学生真的理解什么叫消息了吗?即便理解了,没有辅导贸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撰写,这样真的科学吗?

  痛定思痛,及时调整还来得及,于是我迅速补救,推翻原有的第三课时“消息评比”的教学设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想让学生真正受益,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目标达成度,而非固执地陷入自己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有底气”地动起来,学生的底气,就是老师课堂给的支架。

   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对自己撰写的消息进行自我评价,并结合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体裁帮助同学们进行区分,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很多小小的惊呼:“原来,我写的是评论啊……”“我更离谱,我写的特写……”小小的脑袋叽叽喳喳,我选出几篇优秀的消息给学生进行指导:消息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必须具有客观性;消息的标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吸引人眼球但必须是一件事;主体和导语、标题必须一脉相承……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豁然开朗,下课铃响了,他们的采访继续……

  第二次作业的消息,可算是有些长进了。批阅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平时总是嫌弃我的孩子们“不太语文”,甚至把他们和原来的历届学生做对比。但是孩子的能力各有参差,如何引导资质平庸的孩子窥探到更多大千世界的风景,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必修课。尝试着对自己的孩子们少些抱怨,对自己提高些要求,也许,我和孩子们都会越来越好……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