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秋,月满情圆

——长兴湖小学“童声诵经典”第一期

静和
创建于2023-09-29
阅读 10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00:3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朗读者:2301班黄筠茹



00:00
03:38

《嫦娥奔月》

朗读者:2304班    陈沐阳



00:00
01:17

把祖国搂进明月

       月是故乡明,国是中国强,亲亲我的祖国,亲爱的母亲把你搂进中秋的明月,用一腔火热的祝福把你深情书写。母亲!你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国上下的子女们,举着一轮明晃晃的明月,笑逐颜开地注视着您!认真倾听你在黑夜发出的强音!母亲!你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热爱母亲的孩子们围着天上的明月,欢声笑语地唱着歌、跳起舞迎接母亲的生日!对母亲诞辰的美好祝福,是大江南北看到处盛开的笑靥。

——朗读者:2201班卢方可馨



00:00
01:53

中秋夜


今晚圆圆的月亮

写满明亮清秀的诗行

清澈澈的万丈光芒

把柔情似水、天上人间绝唱

这此起彼伏的思想

团团圆圆

直到天亮

今晚圆圆的月亮

盛满明净清纯的畅想

朦胧胧的缕缕情感

把苦乐年华扔在风中流淌

这思绪荡起的涟漪

清清凉凉渗透心上

今晚圆圆的月亮

装满翻来覆去的念想

情切切的万般相思

把幸福美丽化作

阖家团圆的期望

——朗读者:1905班佘梦涵



00:00
03:18

 中秋节的来历

       虽然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实有依据的只有那么一个来历,中秋节的来历是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要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另外,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这是由于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般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便有了“团圆节”之称。

       中秋节有哪些别称?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代有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古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气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月亮圆满,家庭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朗读者:2001班陈星锐



00:00
03:44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一首望月怀思的名篇。是作者张九龄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做的诗。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应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诗人不由得怨恨长夜漫漫。或许是烛光太明亮了,照得人睡不着,于是诗人灭烛披衣步出门亭,可这天涯与共的明月是这样撩人心绪,让人更加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了一些,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月光虽好,却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还是睡吧!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相聚。

——朗读者:1901班     李   澍


中秋节快乐,月满人圆!





阅读 1065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