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万紫千红。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中期阶段,是积蓄能量的关键时期,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做好上好研究课的充分准备,课题组在经历了暑假阅读专业书籍的筹备之后,迎来了新学期阅读分享会时刻。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8de6630fd5b411294fc85a91f524a7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7d09ab892154809a84ee0c025a7f70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fc06f302274d0ba92aac0c531882c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62d4216a6f544ef983dc62ba7838df6.png)
一、主持人发言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49116005e2f4ea7afda75324fe84dd1.png)
大家好,课题后面几个需要开展的工作,我提醒一下大家:
1.国庆回来交完整的个人读书心得。
2看一下自己研究课的月份,提早报一下具体上课时间,地点,到时我需要根据大家上课时间地点填写“小课题研究课一览表”。一定记得做好教学设计、导学案、学生优质作文几篇的资料搜集,后面要形成课题成果案例集。
10月份具体时间待定:周贵荣、邢凡、符燕
11月份具体时间待定:吴小清、韩絮莹、周贵荣
12月份具体时间待定:邢凡、符燕、韩絮莹、吴小清
主持人还要在10节研究课之外,另上一节课题研究成果的公开课
3每节课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都需要相互评课,填写评课表。
具体文字细节,不清楚可以再看一下开题报告里面的说明。只要在踏实做课题,我们总有自己的收获。辛苦大家了!谢谢大家配合与支持!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8de6630fd5b411294fc85a91f524a7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7d09ab892154809a84ee0c025a7f70b.png)
二、课题组成员分享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a37e751ef3b44e5a13929a71e7c563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195933ce9984b10bb5b5a9a53b5b162.png)
周贵荣老师读书心得节选:
王荣生老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里面谈到现在很多写作教学工作的特点,也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在谈到中外写作课程目标的差异时,王荣生老师指出,我国写作课程目标取向为“重表达”,而国外写作课程目标取向为“重交流”。我觉得认识到这个差异,让学生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对我们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非常重要。有了读者意识,学生会更细致地分析到作文题目中的情境条件限制,更好地完成题目中的任务要求,同时会对各种应用文体表达的要求与特点更为理解和重视。树立读者意识,学生会在平时写作中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更为简洁明了,甚至书写与卷面也会更为整洁。
我们在以前进行写作指导时往往非常重视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好;在今后写作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那他们在表达时就不只是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好,而是会进一步考虑这样表达能否让读者更好地明白文章的条理和主旨。所以说,教学观念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不同写作课程中吸取经验,我们在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时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学习有道,教无定法
——读《写作教学教什么》心得
海口实验中学语文组 周贵荣
王荣生老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以非常新颖的形式阐述了当下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书里有工作坊的对话,有课堂实录,有讲座内容,用丰富的内容具体而直观地指出现在很多写作教学工作的难点,也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在写作课中存在的许多困惑。尤其是对写作教学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对我启发很大,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读书心得。
第一,明确写作课的目标。在谈到中外写作课程目标的差异时,王荣生老师指出,我国写作课程目标取向为“重表达”,而国外写作课程目标取向为“重交流”。我觉得认识到这个差异,让学生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对我们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非常重要。有了读者意识,学生会更细致地分析到作文题目中的情境条件限制,更好地完成题目中的任务要求,同时会对各种应用文体表达的要求与特点更为理解和重视。树立读者意识,学生会在平时写作中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更为简洁明了,甚至书写与卷面也会更为整洁。我们在以前进行写作指导时往往非常重视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好;在今后写作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那他们在表达时就不只是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好,而是会进一步考虑这样表达能否让读者更好地明白文章的条理和主旨。所以说,教学观念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不同写作课程中吸取经验,我们在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时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二,设置写作课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任务情境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我们很多一线老师都有这个意识,但是怎么去设置情境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写作教学教什么》在功能性写作一章中,明确指出写作任务情境需要有三个基本特征:真实性、适切性和适应性。这三个方面给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置任务情境指明了基本方向。写作学习任务情境首先必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或者拟真的生活,这是写作教学的基本意义和出发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话可说。还有,设计写作情境要依据教学目标来设定合适的情境,所有情境的设定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此外,设置写作学习情境要考虑学校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能架空生活,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课堂条件。三个基本特点如果都能充分考虑,那么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设置任务情境才能切合教学的要求。
第三,基于学情的写作课。高中议论文教学是个非常重要的模块,老师们也非常关心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应试写作的能力。但是,一部分学生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写作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写作教学课程的混乱与无序。统编版教材出来后,我们也一直有一个困惑:这套教材对议论文写作的序列并不突出,那么写作教学到底要不要有序列呢?结合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我认为首先写作教学有序列比没有序列要好。有序列至少体现了老师对写作教学的一种逻辑思考,但是有序列,要有什么样的序列,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序列则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写作能力来定,这时就不能机械套用序列。我想,这才是基于学情的写作课的基本出发点吧。怎样去分析学情?得靠我们在批改作文,与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去得出结论。分析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去引导他扬长避短,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
中国写作教学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高中议论文教学该如何有效推进?这是我们课题组要探索的方向,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今后要探索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走向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学习有道,教无定法,我们且读且思,希望能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学校学情的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fc06f302274d0ba92aac0c531882c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62d4216a6f544ef983dc62ba7838df6.png)
韩絮莹老师读书心得节选:
“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是我看了王荣生老师的《写作教学教什么》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长期以来,习作教学是老大难的问题,老师讲,学生听。可一写作起来,还是无东西可写,无从下笔。目前学生存在的最大的作文共性问题,应该是缺少生动性。学生作文之前,无法将作文材料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缺乏生活体验。所以我们才说:“细节并不是文学之中无足轻重的小节”,“细节的展开几乎凝聚了一个作家的全部修养”。
《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
海口实验中学语文组 韩絮莹
一直认为,想要写好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变的真理。只行万里路而不读书,文章会像流水账;只读书,不走出去,文章就缺少温度。但个人认为既能做到读万卷书,又能做到行万里路的家庭,在现在社会真的不多了。社会节奏如此之快,教育方面的内卷程度,仿佛读闲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浪费时间”。所以如今的高中生,一篇作文呈现出的样子,和小学生写出来的没什么差别。这让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觉得可悲又无奈。可悲的是,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失去了太多太多本属于他们的快乐;无奈的是,对于这种“小学生”水平的作文,我们几乎束手无策。
最近拜读了王荣生教授的《写作教学教什么》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写作要置身情境”这一部分,颇受启发。其实不难理解,亲身经历过的总是印象最深刻,感触也最深。但放到写作教学上,好像就成了“灯下黑”。也许是老师们习惯了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备课、做PPT、上课。也许是因为教育部门对学生这一敏感群体不敢放手。总之,写作之前,让学生们先置身情境之中,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想一下,假如现在要写一篇关于“丑橘”的记叙文,学生们应该要知道丑橘的外观,气味,酸甜度等等特点,进而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可就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就连丑橘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更别提拨开和品尝了,作文时凭空想象,而平时看书少,脑子里的词汇又不多的时候,写出来的作文可想而知,也不足为奇了。
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有没有一些可能,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创造一些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多走出去,接触大自然呢?我试着选一节课,将全班带到操场上,让每位同学写下操场上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又让学生小跑一圈,然后记录下自己从起跑到终点整个过程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但这样的做法,也只能是一些尝试。毕竟几十个学生上课时间在操场上“晃悠”目标太大。于是,我又想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上“下手”,开设了《海南“鱼煲”的探究和制作》课程,想着可以带着5到8个学生到我家里,让他们亲手制作,亲自品尝,带回家与家人共享。我认为这个过程特别有意义。可现实很骨感,也许课程内容很有趣,也许开设的课时数相对较少,一共119人选了我的课。119人,让亲自上手制作成为天方夜谭。我想,如果我们教育的大环境能够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和家长不要那么多无意义的忌惮,我们语文老师,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所以,《写作教学教什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引发了我对于素质教育的思考。而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更为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我期待很快能找到答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课题组成员邢凡因病请假,但仍然在线上参加会议,感动!
邢凡读书心得节选:
王荣生教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对目前写作教学现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看法,也有一些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对一线教师的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例如王荣生教授给写作教学的定位很有启发性。他的分类一种是人认识、理解外在世界,并与外在世界交流的行为,这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另一种是指向内心、情感和灵魂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社会实践性不那么强烈。前者使可操控,有章法可循,也有规律支撑教学的;后者是灵魂的对话,从外在来看是一只黑箱。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想法,面对懵懂的事物,我们开始分类讨论,意味着开始摸清楚一点了。什么文体指向灵魂呢?王荣生教授引述南帆的话说是散文,因为散文无复依傍,随物赋形。所以我们能教会学生读散文就行了,切莫教学生写散文,否则教成“小文人语篇(其实就是煽情的假话)”。从写作教学的社会实践性来讲,这是不刊之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1d314c02794b138310ecdbbdd18a5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5adcb4e9504456aa347ee9154bf9531.gif)
符燕老师读书心得节选:
《写作教学教什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与其他文本的不同视角,当我们用常规的思维去思考写作的常态问题而得不到答案时,这本书从一个新的方向、换一种新的眼光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读这套书,真的需要用心用笔来读。
这本书介绍写作过程和教学重建有两大关键,一是建立合适的写作类型,二是基于学生的写作学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的写作困难,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写作课程的基本要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不是由我们主观想象的,这需要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写作行为,不能只单给一分数,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作文分析他们的长处在哪,短处何在,如何发扬他的长处。所以对老师的建议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在一个阶段的写作要点和突破的目标,尤其是结合面批对学生思维外显的结果进行指导。
书本第183页《高中课例:把问题想深刻》,以课例呈现思维写作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多的作文技巧其实都是思维的外化,这一课给我们呈现出了层次关系,如,调整句式选择、修辞手法运用都与思维息息相关。任富强老师的课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来进行设计。“最具启发意之处在于,教师必须给正在学习思维的学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为他们的思维列车架设轨道。
换言之,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若干便于思维展开,并且具有可操操作性的支架,帮助学生学习思维”。这一点上受益匪浅,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引导,反复通过文段来进行论证,在分析材料中,这一课里给出了三大途径,一是多角度思考;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范畴思考,把哲学思想方法引入教学过程,努力使学生拥有一种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质量并享受思考的乐趣,我想这将是以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d8e046424e4e098f522d2dc4e28eaf.png)
《写作教学教什么》读后感
海口实验中学语文组 符 燕
《写作教学教什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与其他文本的不同视角,当我们用常规的思维去思考写作的常态问题而得不到答案时,这本书从一个新的方向、换一种新的眼光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读这套书,真的需要用心用笔来读。
这本书介绍写作过程和教学重建有两大关键,一是建立合适的写作类型,二是基于学生的写作学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的写作困难,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写作课程的基本要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不是由我们主观想象的,这需要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写作行为,不能只单给一分数,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作文分析他们的长处在哪,短处何在,如何发扬他的长处。所以对老师的写作教学建议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在一个阶段的写作要点和突破的目标”。尤其是根据批阅对学生思维外显的结果进行指导。其实,这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指导的日常工作,但其有效性并不明显。
书本第183页《高中课例:把问题想深刻》,以课例呈现思维写作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多的作文技巧其实都是思维的外化,这一课给我们呈现出了写作教学思维的层次关系,如结构的调整、句式选择、说理手法运用都与思维息息相关。学生的作文不能很好的呈现说理过程,即是思维连续性的中断。任富强老师的课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来进行设计。“最具启发意义之处在于,教师必须给正在学习思维的学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为他们的思维列车架设轨道。换言之,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若干便于思维展开并且具有可操操作性的支架,帮助学生学习思维”。在这一点上我深受启发,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引导,反复进行论证,在分析材料中,这一课里给出了三大途径,一是多角度思考;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范畴思考。“把哲学思想方法引入教学过程”我想这将是以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指导的方向,我以为这本书为我们教师“提供思维的脚手架,为我们的思维列车架设轨道”。
从“共同备课工作坊”的学习中,强调教学现状、备课进程、要点评议和教学反思。这一共同备课过程主要是聚焦教学的常态,除了介绍课文,还需评价性描述课文的教学现状,解释为何要选择这一节课来共同备课,指明通过备课着重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备课过程目标很明确,内容的选择用小标题使之条理化,同时说说教学环节依据什么来进行。
在“课例研究工作坊”中,旨在引导我们从课例的导读、教学实录、要点提炼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去思考课例研究如何编排。针对课例在教学方面常出现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环节上的设计,解说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解释教学环节的意图和效果;指出教师指导的关键处和学生重要回答的要点。这一课例研究聚焦教学过程中目标设置、内容选择,环节设定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写作时构建有效思维,挖掘思维深度,增强现实针对性,凸显当下价值。
我就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进行备课,结合这一任务群“旨在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目标,以寻求途径解决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观点缺乏针对性、观点阐释泛化、说理空洞等问题。
首先,要明晰材料关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析语境中的核心词,学会发现问题,可根据个人体验或社会生活代入,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你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针对当下提出合适的观点。
从每一句话开始,细细审读,找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神准写作的核心,确定概念的内涵,找到思辨的切入点。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还原具体情境。当面对某一个问题或者说某种现象时,应尽可能从构成矛盾的双方进行多方思考,设身处地的考虑,把问题放在发展过程的历史中去观察,看问题就会变得深奥,能够有效避免简单化、单一角度看问题的毛病。多维思考,关注的是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的表达观点的办法。意在指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时,要习得这样的规律:思考问题,要定点、定向,并多维拓展,具体问具体分析,缘事析理,挖掘问题的本质,不仅要明确为什么,还要针对具体问题发表建议和提出解决策略,而不是简单的表态和重复观点。
再者,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弄清楚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且明辨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事实判断是“是什么”“怎么样”,而价值判断就是这个事实的“意见、判断”,他强调的是“应当如何”。这两者之间如果比较清晰,那么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容易区分。还要关注价值分析,强调作文要关注时代,有的放矢,就是白居易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韩愈主张的“文以载道”。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议论对象和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观点,然后有针对性的阐述。我们不妨再阐释观点时聚焦现实语境下的当代价值,从方法层面和认识层面展开分析。
在这本书中,任富强老师把哲学思想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使同学们通过学习拥有一种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质量,并享受思考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势必是有效的。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课题主持人吴小清总结说:王老师说,作文序列不在你老师那里,序列在学生那里,写作序列在学生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那里,那照此思考,我的课题也是在充分对学情调研下,确定的基于学生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流程研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找到规律处拓宽规律的外延,能够解决当前高考环境下学生议论文写作遇到的困难,我忽然发觉我的课题研究特别有意义,有共鸣之后发现意义还特别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7ca7506a154d5bbb539a09d3f43f4e.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585d719998d4556a6c98ad257831539.png)
寻找作文的密码
——读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
海口实验中学 吴小清
在我做这个小课题之前,更早些,我就买了王荣生主编的八本全套“十二五”上海市重点图书系列。但似乎冥冥中注定,当时没有开启的这本《写作教学教什么》,留待今朝细细精读。从七月份的暑假我就断断续续地坚持看完了这本书,在休息的假日时光,我认真看了,看了忘,忘了看,就这样反复婆娑完这本书。当初是对照我的小课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流程构建与实施的案例研究》,我在找相应的专业书籍研读,但读下来,对写作的问题,不仅限于议论文写作,反而在更大的范畴,更高的层面,给了我诸多的学习与思考。
如王荣生教授在前言所说,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这是需要你用笔来读的书。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大部分为“主题学习工作访”,第二大部分为“课例研究工作访”,理论加案例,让读者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慢慢理清写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找到自己有启发的写作教学方法。
王荣生博士做的《写作教学的检讨与前瞻》讲座中,发人深省。他说,中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没有写作教学,指的是从学生思考他的写作开始,到他开始写作,到他的作文完成,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指导。在当前的写作教学的三大套路,分别是题目加范文、情境加活动、教写作技法这样的思路,这三种写作教学样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过程指导。这也让我瞬间清醒,考试中我们确实没法做过程性指导,但实际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怎么针对语境下的特定篇目的作文做过程性指导是有必要的。当前任务写作是写作教学的主流类型,创意写作和随便写作只能作为写作教学的辅助部分,那研究学生的写作困难,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写作课程的基本要义,提醒着我今后做研究课设计,要基于学情和过程性指导这两个基本点出发。还有一处,是我感受比较特别的。王老师说,作文序列不在你老师那里,序列在学生那里,写作序列在学生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那里,那照此思考,我的课题也是在充分对学情调研下,确定的基于学生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流程研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找到规律处拓宽规律的外延,能够解决当前高考环境下学生议论文写作遇到的困难,我忽然发觉我的课题研究特别有意义,有共鸣之后发现意义还特别大。
就在我思索如何能做到过程性指导这个问题时,郑桂华博士在《写作教学的新进展》给了解答。人们在作文教学过程化上的探索,可以简单归为两条思路:一种是从作文的写作过程入手来探讨作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种是从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来设计作文分项训练过程。在第一种方式上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写作的“进行时”里,缺少必要的讨论和具体的帮助。即使以后学生可以通过评语、课堂讲评甚至面批获得教师的意见,但是学生当时的写作情景已经不可复现,指导和训练都无法融入课程的有机部分。若按“教师指导过程”设计作文教学,也是郑老师探索践行的方法。其实写作教学过程化最大的价值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分为几个环节,关键在于写作教学的每个阶段中都有着具体明确的关于“教什么”、“怎么教”的可操作的内容。这个“怎么教”的训练就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指导,将写作训练设计为学生能够做并且愿意做的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写作知识技能。
简而言之,作文教学过程化有三大环节——确定影响写作的要素与技能、设计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步骤、实施教学训练。这些环节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如何根据有关知识设计合理的写作训练步骤,这应当是写作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还有一个问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的益处十分明显,那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如何落实?如何不脱离教材,在教材的经典的课文素材中作为作文教学运用的案例,如何从课文中设计写作相关的步骤,这些都是我接下来要做的研究课思考的问题。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9c9a9aee2204550a738d0564c199cf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74268662e7449b0b7cbbaf2b6f96de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