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于甬城钟灵地

研以课堂毓秀才

——记2023年海宁市中学教科研干部高端培训宁波行

创建于2023-09-29 阅读3204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2023年金秋时节,来自海宁市初高中学校的63位教研科干部在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力攀、沈晓峰、冯晓燕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古有河姆渡文化,今为教育改革与创新高地之称——宁波市,开展了一场“立于课堂,基于教改”的教科研研学之旅。

    

          研学之初,组织此次培训活动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朱仁宝教授为我们介绍本次课程旨在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孩子的成长,希望各位学员在有深度、有效度、有精度的培训课程中学有所获。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高力攀老师用科学的学习观、系统观、成果观寄语全体学员,希望大家认真投入到这场科研学习之旅中。

       第一天的学习由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研评部主任、浙江省优秀教研员、宁波市名教师郑宇醒老师的专题讲座《课改背景下教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拉开帷幕。郑老师从宁波海宁两地文化切入,指出在当前的教育研究趋势下,任何的研究一定要找到门派,一定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郑老师的讲座浅入深出,循循善诱,语言幽默又富有深度。

       本次培训活动知行合一。在倾听了一场前瞻性的讲座之后,团队于26号上午来到百年名校镇海中学。走进这所建校于1911年的名校,扑面而来的是文化的气息、历史的底蕴。校园里17处历史遗迹与现代教育场所交织,处处彰显着古今对话的教育。

       镇海中学黄国龙副校长是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省正高级中学教师、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他在专业上孜孜不倦、躬耕不辍,硕果累累。黄校长以19年研究的心血、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课题——《素养为本的教学转型——物理多元开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要内容,讲解了在“三新”背景下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之方,为我们教育科研来自教学问题带来了深刻启迪。

       下午研学团队来到素有“四大名初”之首的宁波蛟川书院。书院书记、副校长应常伟老师带领着团队穿行在环境优美的校园,成员们纷纷被校园里盎然的生机与活力所吸引。学校秉承着“学生在,老师在”“教育自觉,教育贵在成全”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育人教学的革新。应书记介绍,学校多年来坚持着“德智并举、和而不同”的特色教育方针,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着力打造蛟川精神教师队伍。

       “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27号上午团队参观学习的学校——宁波鄞州实验中学十年磨一剑,注重以教育科研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持续发展的利器。鄞州实验中学李优治书记以“你我虽不同,大家都精彩”为题,精彩讲解了学校在“适性教育”路上的探索与心得。十年间,学校在全面课程制、德育导师制、自主学习制、多元激励制、家校共育制五个教学策略上的探索,让学生获得多元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了那个可以成为的最好的自己!前瞻性理念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科研行为。教科室主任朱佳娴老师倾情地与团队成员研讨如何推进落地式的科研行为。

        此次研学,让每位成员都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教育专家和学者们为参训教师带来一系列精彩的讲座和研讨,涵盖了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估与反馈等多个教育领域。他们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分享,将引领着老师们在教学中勇敢尝试创新,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此外,此次研学又为海宁市的教科研干部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大家互相借鉴、彼此学习,共同探讨教育中的难题与挑战。这种跨学校、跨地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推动海宁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培训活动结束之际,一位参训教师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他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科研工作经验。可以预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此次培训活动,为科研干部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育创新之路注入了新的能量。

阅读 32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