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度量原理,着眼度量本质——基于学习路径下小学生三维空间量感的培养策略研究校级课例展示(一)

欣妍妈妈
创建于2023-09-29
阅读 19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简介

拾级而上,踏歌而行,鹿鸣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组的老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结合一些课例对《角的度量一》一课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并由该级部闫小雪老师展示汇报,本节课闫老师引导学生用学习长度、面积测量的经验、用结构化的视角来审视、以学生具身经验为基础,重视量感的培养,是华罗庚先生“量是量出来的”这句话的具体应用。

片断1 :情境中感知

片断2:类比中发现

无论是长度、面积、体积、质量,还是角度度量的本质都是用基本单位与当前所测量对象进行比较,例如:测量面积就是把被测量对象与单位面积进行比较,被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而量角的本质也是单位角的累加。

闫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和经验积累,链接儿童熟悉的生活,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把学生的体验不断落实到实处,使得学生的素养不断提升。学生通过类比明确探索的方向

片断3:在操作中领悟

片断4:在估测中提升

00:17
00:50

闫老师准备缝衣针,引导学生感知1°角的大小,通过课件展示10°角的大小,引导学生估30°、50°角的大小,在多次的感知中发展量感。

推理中整体建构

(1)为了引出“度量”,闫老师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比较角大小的方式方法不唯一,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借助三角尺;有的借助模型角;有的根据角性质开口的大小判断......闫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最终引导学生通过“量大长度用小长度度量,量大面积用小面积度量”推导出量大角用小角来量。水到渠成.

(2)在教学中闫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过渡到“角的度量”引出1°角这个“标准”触类旁通,也为后续量角器知识做铺垫。

总结

理解“度量”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最初学习的度量都是作为种子课来研究的,最关键的都是找到度量的标准。本节课其实学生很难想到1°,因此由教师循序渐进,逐步引出单位角。因此关于学生量感的培养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对量的感知。

阅读 19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