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育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自信心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为了有效地开展10月份《我会自己做》主题活动,2023年9月28日,小班组全体教师在张华嫚园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本次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黎远雁老师主持,主要围绕主题背景及目标、主题脉络、主题活动计划、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讨。
主题背景
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期,幼儿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情绪日趋稳定,也感受到幼儿园的生活与家里有许多不同,比如,每天的活动都很有规律,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等等。
为此,幼儿需要了解哪些事情应该自己做,又该怎样做。通过本主题,我们要和家长一起鼓动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他们学会一些新本领。
相信幼儿能在做事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有更多的信心和能力去迎接成长的挑战!
主题目标
1. 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基本适应集体生活。
2. 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愿意自己照顾自己。
3.初步学习一些生活自理的方法,尝试进行自我服务。
4. 愿意在集体里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体验成长的快乐。
主题脉络
主题活动计划
遵循幼儿为基本原则,以幼儿为主体。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10月份开展相应的活动。
研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一、幼儿园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哪些呢?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因为不会才不做时,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如厕等正确方法。可以借助儿歌、绘本等形式激发自理意愿。
2.耐心等待,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才能熟练起来。平时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多鼓励孩子,同时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3.合理的自理能力目标
和孩子一起设定生活习惯的阶段目标,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渐加大目标的难度,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目标阶梯。
4.及时且多样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好,及时地给予奖励,形式多样化,感受到老师认可他们的行为和努力。当孩子做得不好,切忌训斥孩子。无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剥夺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张华嫚园长对主题活动的开展工作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老师们平时可以多用音乐去激发孩子的常规培养,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活动去选择曲目播放,促进本月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图文编辑:元元
初审:嫚嫚
终审: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