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科学创设晨锻,并不断创新,对于身体迅速生长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教师因地制宜开展晨锻的能力及组织晨锻的水平,一场关于“基于儿童立场的有效晨间锻炼”的研讨活动如火如茶地在翠屏山幼儿园展开。
活动中,区体育研修组成员来到翠屏山幼儿园,分组观摩该园晨锻活动,从晨间锻炼内容、材料、场地,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参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现场捕捉活动亮点与问题等环节入手现场观摩。
在交流分享环节,组内成员基于儿童立场、联系现场观察的情况进行剖析:第一组成员认为“让幼儿成为晨锻的小主人”需要教师提供不同结构的材料支持,供幼儿自主搭配,同时要给予幼儿自主交流的空间,有效的利用场地空间,如:足球场地可避免消极等待的方式。第二组成员分享了翠幼晨锻中师幼有效互动的方法以及及时合理的有效支持,结合观摩的实际案例,聚焦幼儿,给予足够的帮助。
第三组成员结合翠幼合理的规划场地,设置相关联的活动情境,同时将一物多玩与园本特色有效结合,体现晨锻内容的层次性与挑战性。作为教师,需要依据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持和推动儿童在晨锻中更好发展的方式与策略做出努力。第四组成员对晨锻中出现的材料进行分类,在材料的选择玩法上,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提出材料的有效结合和改变可以为不同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小组成员代表各抒己见,聚焦问题,细化晨锻,聚焦晨间锻炼不断细化的背后,是教师对器械、动作发展、体能发展等的思考也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区体育研修组组长彭颖园长根据小组的交流、现场观察情况进行提炼。她认为,从幼儿视角,基于幼儿已有经验,留有幼儿晨锻余地,"留白”等待幼儿,教师定点指导,幼儿可以迅速找到教师,教师视角深入观察、指导幼儿,解读幼儿行为表现,动态进行调整材料、场地、运动量、游戏规则等,提升幼儿的经验,为幼儿的晨锻提供支持。
有目的、有计划的晨锻,关注幼儿的运动,用跨领域的视角看待幼儿的晨锻,如晨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解决问题,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尊、自主、自信、自我调节等,体现着社会交往;幼儿在晨锻中遵守规则,在运动中体现了遵守规则;晨锻器材的收拾、整理,体现着为他人服务能力。教师应当在晨锻中,多维观察,与幼儿高频率、高质量的互动,有效进行指导,关注幼儿的个体需要、幼儿的动作发展,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调整教育策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为了提高幼儿园晨锻活动组织的有效性,体育教研核心组成员宋黎明老师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读跑、投掷动作的核心动作要领以及不同阶段、不同性别的动作特征,使老师们对各年龄段跑、投掷动作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晨间锻炼中的思考,给儿童、教师自身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教研的深入,我们对幼儿园晨间锻炼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在儿童晨间锻炼中,教师的引导需要多元智慧,同时也需要专业的观察和评价。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采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策略,开展晨锻活动,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研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求证。
本次研讨最后一个环节,由八名教师自主申报本学期教研课,经教师集体说课、民主评议,核心组审议,从中选优推荐五节活动作为本学期组内教研课并试上,后期也将组织核心组成员对本学期的教研课进行打磨,集结小组成员的智慧,呈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