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讲堂 凝“新”聚力】以声之形 传心之音——潍坊聋哑学校举办青年教师手语培训

教学服务处
创建于2023-09-28
阅读 7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为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崇善尚美、和爱阳光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尚美”学院,积极开展“和爱讲堂”系列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国家通用手语,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补充,是聋人与听人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桥梁,也是听障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工具。为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9月25日、26日,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手语培训活动。

讲师简介

  张伟平,潍坊聋哑学校高级教师,山东省国家通用手语推广讲师团成员。她36年如一日,用博大的爱心和对特教事业的追求,坚守在听障教学一线。她全心全意为听障群体服务,潜心从事手语研究与手语翻译工作,先后在山东省残疾人文艺汇演、潍坊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潍坊市残疾人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2008年残奥会期间,张伟平老师担任“中国故事”祥云小屋山东馆的手语翻译,用手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听障人士宣传山东的非遗文化,获得一致好评。

  孙丽萍,潍坊聋哑学校语训康复部教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院,2014年取得中国手语翻译员职业资格证书,曾在潍坊市残联换届大会、潍坊市科技劳动大赛等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孙丽萍老师手语标准,手势优美,富有亲和力和表现力,深受听障人士的欢迎。

         张伟平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地讲解了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中国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区别,明确了推行国家通用手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大量案例讲述手势语记忆技巧和方法,帮助参训教师掌握学习内容。

         孙丽萍老师将常用手语分为表意、表音、组合等七个类别,通过击鼓传花游戏引导教师们互动与展示,练习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汇和日常教学常用语句,现场学习氛围轻松活跃。

培训心得

  通过两天的培训,青年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手语的重要性,掌握了学习手语的技巧和方法,收获满满。

  孙铭阳:通过培训我对手语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会,语言环境是可以创造的,最重要是放胆去练习,不要轻言放弃,记住自己学习手语的初衷。

       桑盼盼:手语在聋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认为手语就像是一门语言,和语言学习一样,需要多记、多背、多复习!

       刘晓辉:手语需要积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手语的学习离不开聋人群体,我将学以致用,了解聋人文化。

       董春艳:教师讲得非常细致、通俗易懂、专业性高,我明白了手语的用途、原理、分类、结构,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手语是一项长期学习的语言,培训后每天学习。

         身处潍坊聋哑学校这个大家庭,人人都是国家通用手语的传播者与践行者,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以声之形,传心之音,为听障学生搭建起交流学习的连心桥。

编辑/张佳惠

审核/武念臻

签发/刘振会

阅读 7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