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认识棱镜》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上一节课认识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探索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是否也能发生折射。进一步对折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借助三棱镜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光是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本课有以下2个活动:
1.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2.制作一个彩色轮。
二、课堂反思
学生对于雨后出现彩虹的现象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或是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却比较困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他们可以借助三棱镜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但仍然会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很多困惑。
活动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在这个活动中,让一束强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需要认真细心地观察,才能看到现象。确实,大部分小组都没有观察到七种颜色的光,但老师一方面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另一方面以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改进实验才能让现象更可视化。
活动二:制作一个彩色轮
在这个环节,需要借助彩色轮实验装置把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这个活动是上一个活动的逆向,在学生实验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测,不同的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然后再进行验证,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学生发现:彩色轮旋转时,看到的颜色是灰色、灰白色或银色的。在总结时,教师要肯定学生看到的现象,鼓励学生的真实记录;同时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到当转速足够快时,彩色轮会慢慢逼近白色。
三、爱牛器材使用反馈
本课爱牛材料箱提供的材料很全面,有三棱镜,牛顿盘,陀螺转和棉线,完全满足了本节课的实验需求。材料箱里的白色圆盘还可以作为课堂奖励,让获奖小组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自制彩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