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视导指方向,教学相长谱新篇。“万美之中秋为最”,那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秋天总能带给我们无数惊喜,无数美好。一堂堂感人至深的课堂教学,一场场精彩的教学研讨,如同这浓浓的秋意,让人心醉如痴,尽享收获的喜悦。铁路小学以“研学新课标,引领新课堂”为主题的语文学科系列教学研讨会于9月27日圆满落幕。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谨以此片献给热爱教育事业,关心新课改,关注铁路小学发展的各界朋友们!
作业布置明任务
经过刘校长和教务处的共同研究,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方案,然后,通过微信群的方式,给全体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研读新课标,重点学习其中的部分内容。让大家明确本次教研会的中心任务。语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任务群的内容。
课堂引领明方向
(一)感受语言之美 学习创意表达
——《秋天的雨》课堂教学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培训,我们感悟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接审美创造这个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蕴含着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内容。其载体是语言文字,其核心是把握文字作品的“文学性”。
闫文生老师任教三年级语文,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读带讲,读中学说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然后,让学生模仿着,想像着说,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身感受,大胆地说,自信地说,成功地说。课堂真正呈现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进行创意地表达。整节课,让我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了情操。
(二)立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将相和》课堂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锤炼学生的理性表达能力是新课标第三学段的要求。白如月老师的《将相和》抓住了本学段训练重点,为高年级语文教学做出示范,备受推崇和欣赏的教学活动设计可圈可点。
白如月老师从课题入手,引领导学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然后设置任务,引发矛盾,驱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又通过拓展资源,讲故事,支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纵观整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产生自己的观点,并条分缕析地阐述出来。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地主动表达,真正把“思辨”与“表达”进行巧妙地结合。
教研学习明目标
在教务处李艳君主任的组织下,各年段语文教师课后分别参加了本组教研会。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畅所欲言,把所思所想所得一一讲出来。现场讨论气氛活跃,达到了交流互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感受语言之美 学习创意表达
——《秋天的雨》课堂教学研讨会
老师们从闫老师品读课文,品味意境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到形式多样而富有创造性的朗读训练,从学以致用,积极调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说话训练,到延伸拓展,把创意表达引向深入,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无缝接轨。大家一致认为,闫老师的课真正为大家“感受语言之美 学习创意表达”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立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将相和》课堂教学研讨会
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以白老师的课为例,深入地剖析了“思辨”二字的深刻含义。白老师从速读课文,抓重点句、关键词、借图讲故事等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蔺相如、廉颇的人物形象,梳理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既达到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的目的,又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渗透了多角度思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大家认为:学生只有深入地“思”,才能有理有据的地“辨”,“思”是“辨”的前提,是基础,“辨”是“思”的结果,没有“思”,很难“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
教研会上,薛明喆副校长就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对教务处周密组织,全体老师积极准备,特别是授课教师的大力支持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薛校长结合新课标不同学段的要求,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结合两节风格迥异的语文教学引路课做点评,希望大家以本次教研会为契机,继续研学新课标,深刻反思,为把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再提升而努力。
刘校长全程参与了听课和教研会,并就本节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她认为:本次教研会是一次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教研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就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本次教研活动整体效果表示满意。
驻足站在风中,越发感受秋的味道之浓重。不禁让人深思,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呢,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让我们乘着课改之风,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实现新课堂为目的,以教研为起点,在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去追求语文教学之灵魂,去追求一种语学教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