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辆马车载着一位长者不远千里来到洛阳,请老师为自己答疑解惑,这就是孔子问礼的故事。
2500多年后的今天,一个个自信满满的步伐,一张张崭新的笑脸,也将在这里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走上他们的求学之路。
民族文化渊源长,
礼仪之邦盛名传。
开笔添智承传统,
礼伴成长做栋梁。
为了让一年级新生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校举行了“开笔破蒙润人生,福娃启航向未来”2023年一年级新生入泮仪式暨孔子诞辰2574周年纪念活动。
过启智门 踏求学路
启以开思,智以广学。
校长、老师和一年级的小朋友,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走过启智门、开始学习之旅、开启智慧之门。
暖场节目 扬悠悠古韵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崇尚礼乐文化,认为通过礼乐能够实现伦理道德的教化,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
扬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主奏乐器,我校杨诗琪老师和郑卉等同学为开笔礼活动带来扬琴合奏《喜讯》。
粤韵操配乐旋律亮丽、节奏明快,充分体现了粤剧艺术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我们在强身健体同时还能感受到粤剧独特的神韵。一群身穿喜庆红衣的哥哥姐姐们为一年级小朋友带来粤剧操表演。
端正衣冠 明事理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一年级的新生们腰身挺直,精神抖擞,按照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的顺序完成衣冠整理。
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穿戴,寓意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干净整洁的人。
感恩习礼 敬师长
两千五百年前,一位圣哲降生于世界的东方,他用一部《论语》在这个国家传承至今,从此,在中华文明的旗帜上,写下了“仁义礼智信”五个不朽的大字,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以其深邃的思想、高远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一拜先师:先师孔子,博学多识。是我学童,立身楷模。
二拜老师:启蒙老师,教我读书、育我成长、如父似母。
三拜同学:岁月同窗,挚爱互帮,友谊长青。
行礼后,愿同学们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勤奋学习,做个知书识礼的有用之才。
朱砂点智 同破蒙
一点朱砂入心房,
心明眼亮开吉祥。
妙笔诗书传家久,
状元及第花满堂。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
“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依靠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一颗颗红痣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凝结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悠悠情结,点点的红光,定会托起一轮火红的朝阳,让孩子们的人生绽放得更加灿烂辉煌!
击鼓三声 持志远
“击鼓鸣志”,“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我校苏永致副校长击鼓三声,以示学童从今启蒙、告别蒙昧。在师长的引领下,学习知识、学习做人。
一年级的新生代表敲击大鼓,并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
鼓声铿锵从今启蒙,
铿锵鼓声开启前程。
书写人字 明伦德
一撇一捺写成“人”,
一生一世学做人,
工工整整写“人”字,
堂堂正正中国人。
廖群带老师讲解书写姿势,并现场直书楷体“人”字。
四位校长以及三位老师带领学生代表书写人字。
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愿同学们认认真真学知识,堂堂正正学做人!
吟诵经典 润童心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液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字经》凝聚了宝贵的学习理念和方法,是学童学习与诵读的优秀教材。全体同学诵读《三字经》节选。
校长寄语 承载祝福
曾校长为开笔礼致辞。她认为,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方式,这一礼仪俗称“破蒙”,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仪之一,我们今天结合时代的特点,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开笔礼仪式,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是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愿今天的开笔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合影留念 童心飞扬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场庄严而隆重的开笔礼仪式,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到求知求真、明礼明志,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礼仪的人。
愿这颗传统文化的种子承载着希望,在孩子心间生根发芽,开启人生新篇章!
一次启蒙 一生引领
编辑:何佩怡、陈紫晴
图片:符小加、肖嘉荣
一审:罗恒
二审:德育处
三审:苏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