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长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社会舆情与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王静教授,为校园长带来的讲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策略与方法——善于使用网络舆情处置技巧》。
市幼儿园张少玲园长主持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发展的新特点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增多
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苍南围殴城管事件等。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本质上是一种“泄愤性冲突”,它的特征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参加主体一般为弱势群体,矛头所指的是政府部门或强势群体;大多无明确利益诉求,主要发泄不满;仇官仇富、不宽容、不信任心理驱动;冲突有泛化的趋势,从矛盾突出地方向其他地方蔓延。
非理性情绪导致冲突在集体性行为中群体大部分时候是丧失理智的,处于庞勒所说的“低智化”状态,对事态的认知和判断力下降,容易盲信盲从,也容易被利用。个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一个人属于弱势群体,由于下岗、失业、受排挤 疾病等,常常是低收入—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或社会不公平感-通常人脉关系较差,感到缺乏信息发布渠道-有些人有自闭、抑郁症,不善于沟通和表达,觉得无路可走-觉得个体权益得不到保障,且法律意识底下,希望用极端行为引起社会关注,解决自己问题。
三、网络舆情的概念
·舆情:社会公众对自己关心的各种事件、现象、问题所持有的多种信念、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媒介呈现的动态反映。
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信念、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体现了网民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社会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网络舆情的特征
复杂性、突发性、非理性、发展的不确定性
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
(1)社情民意的网络呈现
(2)舆情引爆的双驱动力:自媒体与大众媒体
(3)意见领袖是促使舆情升温的中介力量
(4)网络谣言的“推波助澜”
(5)境外敌对势力频频借我国内热点舆情炒作,操纵舆论
网络舆情的演进路径
第一阶段:形成期
第二阶段:爆发期
第三阶段:反复期
第四阶段:消散期
突发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
一、舆情应对的法则
快速反应、谨慎表态、妥善处理
二、突发舆情应对方法
王静教授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更加直观展示。
学习剪影
讲座后,由继续教育中心卓明勇主任主持,2023年五指山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园长)师德师风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项目进行结业仪式。
第一环节,各组代表发言
杜郎口谭文献校长代表中学组学员进行发言
水满中心学校王晓坤副校长代表小学组学员发言
毛阳中心幼儿园林秀梅园长代表幼儿园组学员发言
第二个环节是颁发这个结业的证书及优秀学员证书环节
第三关节,领导发言
教育局陈恩杰主任发言
通过此次讲座使我市校园长掌握一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策略与方法的常识,提高校园长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