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盛1 王显克2 王沛3
盛世凯达(深圳)宝玉石文化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12
摘要:玉石雕刻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还是传统手工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雕刻手法栩栩如生,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社会,随着时代变迁,玉石雕刻手法也在不断创新,玉雕师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给大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分析了玉石雕刻的艺术特征,剖析其独特文化内涵,以期更好地保护和推广玉雕文化。
关键词:玉石雕刻;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发展路径
引言:玉石文化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生产力发展,玉器的用途由实用开始向装饰以及观赏方向进行演变,最终形成当玉石雕刻艺术。玉雕品种多种多样,包括了人物、器具、鸟兽、花卉、戒指、印章和饰物等,凭借栩栩如生的造型、精雕细琢的雕刻工艺和独特文化内涵在世界上享有盛誉。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玉雕,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玉雕艺术,让历史悠久的玉雕艺术得以代代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玉石雕刻艺术,我们要既要传承传统玉雕手法,又要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丰富玉雕创作题材和雕刻手法,把玉雕打造为独特的工艺品、文创产品,进一步促进玉石雕刻艺术发展。
一、玉石雕刻艺术特征分析
1.因料施艺
因料施艺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艺,玉雕师需要根据玉料的大小、颜色、硬度等来进行想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玉料特性来选定人物、花鸟、花卉和动物等造型,通过精湛的刀法来进行雕刻,利用玉料天然颜色、花纹等进行设计,追求返璞归真、浑然天成的艺术特色。随着玉雕工艺的进步,玉雕师因料施艺的技能也越来越高超,除了雕刻戒指、印章等小件作品,开始尝试雕刻屏风等大件,并尝试利用不同雕刻方法进行创作,进一步促进了玉石雕刻艺术创新。
2.剜脏去绺
脏、绺是玉器制品中之大忌,剜脏即把玉中的杂质去掉,使玉更纯洁、明亮,让整个玉雕作品看起来更加通透、无一杂质。玉雕师在雕刻过程中要尽量剜脏,根据雕刻主题来设计作品,及时去掉杂质,如果在雕刻过程中玉料再次显露出杂质,例如黑点、白点或米粒状杂质,要巧妙利用雕刻手法来去掉或遮住这些杂质。去绺指的是玉雕师在选料或雕刻过程中,要注重纹绺的处理,或顺绺锯玉或躲绺,根据玉料天然形成的断裂纹、破碎纹、龟背纹、炸心纹、炸惊纹等进行雕刻,把这些纹样转化为玉雕作品的亮点。剜脏去绺非常考验玉雕师的功底和创作能力,有“因祸得福”创意效果。
3.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是玉雕琢工艺的一大特点,也是玉雕艺术的最显著艺术特征,在玉雕界应用非常普遍。玉色以绿色为主,兼备黄、黑、红、白、湖水绿、苹果绿、草绿等颜色。玉料丰富的颜色和玉质为玉石雕刻中的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基础,便于玉雕师根据玉料颜色来选定创作主题,例如利用青绿色玉料来雕刻竹图案的玉佩和印章,凸显谦谦君子、高洁傲岸的隐士品格,利用白色玉石雕刻龙纹,让龙腾云驾雾的形象更加逼真,让玉石雕刻图案更加栩栩如生。
4.精湛雕工
浮雕是玉石雕刻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玉料上雕刻出不同体验,轮廓线近似绘画,不拘泥于固定图案,雕刻刀法追求浑然天成,线条干净,让作品图案更加栩栩如生。浮雕多用于雕刻回型纹、雷纹、勾莲纹等纹样,还运用于雕刻花卉、鸟兽、山水、人物及具象型的龙凤、吉祥图案,让作品看起来更加古色古香、清新典雅,是玉石雕刻主要艺术特征之一。透雕是对玉石浮雕技艺的进一步发展,也被称为镂空雕,把玉石的某些部位镂空,让图案轮廓更加鲜明立体,让玉雕作品看起来更加玲珑剔透,更有层次感,提升玉雕观赏性。
二、玉石雕刻文化内涵探索
1.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历经几千年的洗礼,雕刻技法逐步成熟,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代表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便于我们通过玉雕作品了解民族文化、各地人文风貌。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泰顺玉雕的神龟冻,了解当地独特的神龟玉料,了解泰顺玉雕匠人对传承雕刻手法的继承,鉴赏独特的龟雕刻书法,还可以鉴赏当地山水主题玉雕作品,了解当特独特的山水美景。玉雕艺术也在与时俱进,把民族文化与玉雕创作融为一体,既可以丰富玉雕作品文化内涵,又可以把民族文化、非遗发扬光大,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玉雕艺术。
2.体现时代的文化内涵
玉雕文化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渴望返璞归真、追求宁静致远生活的精神追求,因此蕴含着时代文化内涵。首先,不同类型玉雕作品寄托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也反映了社会生活面貌,例如山水主题玉雕作品体现了乡村恬淡、宁静的生活,反映出农民勤劳、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出我国乡村生活氛围和文人墨客的归隐情怀,也体现了创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其次,玉雕工艺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历程,原始社会追求实用性的玉雕作品,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开始在玉石上雕刻花纹、花鸟等图案,让玉雕作品更有欣赏价值,体现了时代文化特征。
3.独特的审美意识
玉石有着其他珠宝无可替代的文化之美,颜色浑然天成,虽然没有璀璨夺目的光芒,但是材质却温润细腻,因此,自古以来就有“玉养人”的说法,备受中国人。玉石雕刻寄托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利用纯天然的玉石进行雕刻,再通过精益求精、栩栩如生的手法进行雕刻,巧妙利用明暗曲线的组合、凸凹造型的结合、浮雕与镂空的结合,搭配独居民族特色祥云纹、莲花纹等,打造天然去雕饰、天人合一和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中国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4.浓郁的人文关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一代代玉雕师对我国玉石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把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和民俗文化等融入玉石雕刻创作中,坚持文化融合创作理念,用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视角、艺术态度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手工艺术的热爱,把这些融入玉雕创作中,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带来艺术上的享受。新时代背景下,玉雕师开始把时代精神融入作品中,更加关注群众文化需求,创作出许多更加接地气的玉雕作品,例如歌颂消防员、劳动模范等人物的玉雕作品,更加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让玉雕艺术走进群众,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三、当代玉雕工艺发展现状
1.机雕带来了新挑战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开始应用于玉石雕刻,可以进行浮雕、立体雕,大大缩短了玉石雕刻工期,降低了玉雕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雕价格,让更多人可以买得起玉雕作品,但是对传统玉石雕刻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机雕玉石作品图案略显呆板,雕刻细节处理比不上手工雕刻,但是凭借高性价比、多种多样的图案赢得很多人的认可,这给传统手工玉雕造成了冲击,督促手工玉雕匠人进行艺术创新。
2.新题材的创意拓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玉雕,这也意味着玉雕不仅承载的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还彰显了新时代文化精神。玉雕师要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玉雕创作题材,把创作目光延伸到整个艺术领域,把玉料和雕刻主题完美结合,例如尝试把玉雕和文创理念融合,设计出更有现代气息的玉雕小摆件、饰品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审美需求,促进传统玉雕理念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3.新材料的运用
传统玉雕一直以和田玉为主,清代以来翡翠成为玉料主要用料,但是由于和田玉和翡翠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价格昂贵,让很多玉石爱好者望而却步。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让更多人能够买得起玉石,玉雕师开始尝试把一些新材料融入创作中,例如四川南红玛瑙、戈壁玛瑙和岫玉等,根据不同玉石颜色、硬度和折光率等来进行雕刻,通过线条虚与实搭配、镂空与浮雕手法,充分发挥玉料特点,体现出不同玉石的特点,同时创新传统玉雕表现手法。
四、促进玉雕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1.更新玉雕设计理念
首先,玉雕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各地民俗文化,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玉雕作品,另一方面要关注人文情怀和时代主题,把时代精神融入玉雕设计中。例如玉雕师可以根据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来进行创作,创新山水题材玉雕作品设计理念,把新农村、民居和山水田园等融入设计中,设计出更有时代气息的玉雕作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其次,玉雕师要积极应对机雕的挑战,积极学习3D建模、三维扫描等数字化技术,利用这些新技术来设计手工玉雕作品设计图,不断提升个人手工雕刻技艺,追求材料美、工艺美的设计效果,促进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让玉石雕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玉石雕刻需要工匠精神,玉雕师要继承浮雕、镂空雕等传统手法,发扬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设计出更优秀的玉雕作品。
2.积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
玉石雕刻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玉石雕刻要继承传统文化、传统玉石雕刻技艺,不断创新玉雕艺术形式,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与玉石文化之间的联系,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例如苏州玉雕非遗传承人杨曦以创意见长,写实写意相结合,玉雕图案独具特色,体现了江南一带清新淡雅、细腻传神的玉雕风格,而海派玉雕则是以“海纳”和“精作”为写特色,融合了绘画、雕塑、书法、石刻和皮影等艺术,雕刻手法大胆创新。第二,玉雕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借鉴石雕、篆刻等传统艺术,进一步提升玉雕文化内涵。例如玉雕师可以积极了解石雕艺术,学习其进展的雕工、多元化图案和巧妙的配色,并把这些艺术元素融入玉石雕刻中,创新玉雕手法,让玉雕作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3.玉雕人才培养
目前,玉石雕刻艺术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愿意学习手工玉雕的年轻人原来越有限,很多企业转型向机雕产业,这给玉雕文化发展造成了阻碍。我们要重视玉雕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大对玉雕行业的扶持,给予玉雕非遗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助,成立玉雕艺术协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玉雕艺术。另一方面,艺术类院校要积极开设玉雕类课程,邀请当地玉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历史悠久的玉石雕刻艺术,鼓励他们把这门非遗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培养更多精通玉雕艺术的青年人才,让玉石雕刻艺术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各地政府要积极组织玉石展览,把精美的玉雕作品推向全国、让玉雕作品走出国门,更多人了解玉石雕刻艺术,为传统玉石雕刻艺术创作更多发展机遇。
总之,玉雕文化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凝聚了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底蕴和雕刻家的匠心精神,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保护与传承玉石雕刻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时代发展,玉石雕刻艺术特征、文化内涵越来越多样化,兼具了艺术性、人文性特征,不仅可以玉石爱好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为传统文化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玉雕师要敢于打破常规,在继承传统手工玉石雕刻技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书法、篆刻、绘画、皮影等传统艺术,把传统玉雕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融合,设计出更有时代精神、文化内涵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玟翰.玉雕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24):89-91.
[2]林陈黄,张为.传承背景下我国玉雕艺术的时代特征与自我表达[J].天工,2022(27):47-49.
[3]张一崑.温润内敛——和田玉及玉雕文化中的中华风骨折射[J].收藏与投资,2022,13(07):56-58.
[4]范万武.玉雕艺术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独特艺术价值表达——评《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美》[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6):1887-1888.
[5]周金辉.论玉雕工艺的特征与发展[J].名家名作,2021(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