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虽有文武殊,所向唯廉耻。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传家一卷书,唯在尔立志。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不饮臭酸浆,闲看傍人醉。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医俗无别方,唯有读书是。
读书分享
苗祥源同学分享的是《美学的散步》:书中创见颇多,在此书中,作者从德国康德形式美学关于审美规定性的观点出发,对审美和艺术的本质从知情意的三分法角度作了揭示。他认为,美是介于真和善之间的一种活动。首先突出了美的独立价值,它是以表现人格境界和深层的情感意蕴的心理层次,但是他又与真和善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注,又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和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既突出了它的超越性,又强调了它的责任性。同时,作者又从心灵创造的层面去阐释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意义,开掘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王涵同学分享的是《我的音乐笔记》:以诗一般绮丽的语言,细说着聆听一个个大师音乐作品时的心灵震撼,谱写了一首首音乐与梦想、现实与人生的激越“交响曲”。能让肖复兴坚持数十年写音乐的原因,也许就是情感、心灵、音乐三位一体呈现出来的奇迹,他在自序中说“音乐中有世上最美好的一种境界。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艺术,都应该向往音乐的境界,所有音乐都指向心灵的深处。”
马豪康同学分享的是:《老人与海》:永不言败的精神:老渔夫桑地亚哥在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出海。他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并与之搏斗了两天两夜,最终捕获了它。然而,归途中却遭遇了鲨鱼的袭击,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勇敢地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斗争。这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余明韬同学分享的是《历史的天空》:以梁必达、陈墨涵等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青年男女故事为主线,内容涵盖并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和粉碎“四人帮”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等各个历史阶段,历时长达半个世纪。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得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
王千雨同学参加朗读者
特色午读
弟子规朗读
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会让你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让我们努力打开读书之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