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组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作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首先是梳理与劳动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形成语劳融合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丰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其次是借助学习任务群,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打通课内外、校内外的壁障,基于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的基本了解和个性体验,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与写作,实现抒发、记录、交流、实用等多重用途,体会写作本身的劳动意义和写作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工具的意义。
2022年11月28日,课题组成员黄田静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习作:生活万花筒》非常精彩,作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写作本身的劳动意义。
创设情境唤起经验开启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链接生活经验。随后进行习作指导,并不是侧重于教师的讲述,而是充分给予学生的自读自悟,先是借助表格梳理写作顺序,接着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文本和课外文本的习作密码,当然在前面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已经基本熟练掌握,这里是又一次的回顾和构建的过程,从时间上来说很快就能完成,从效果上来说,学生的感悟也必定会是深刻的。最后,在习作评改部分,充分发挥生生评价,给予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会对标,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想要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仅通过教材文本的学习,还要通过劳动实践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把对于劳动最真实的理解、感受、发现及反思呈现出来,这就是很好的习作素材。所以劳动教育与作文教学的融合,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真实、有温度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