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新课标下积极探索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的融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将教师实践新课标的做法、经验进行及时地总结、提升和推广。2023年9月26日至9月27日,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举行“以素养为导向,发挥数学育人价值”为主题的广东省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优质课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为期两天,韶关市武江区20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27日上午展示了四节精彩的课例,让老师们获益匪浅。
《生日》
第一堂课是由韶关市浈江区南枫小学的欧阳伟珍老师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第一课时《生日》
韶关市武江区御龙湾小学朱美琪老师的学习心得:
《生日》这节课中,欧阳伟珍老师用一首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导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生日,培养爱国情怀,引出课题《生日》。结合生活实际,欧阳老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班级同学生日所在的季节整个过程,由学生提出收集数据的方法,融合体育课的内容,学生通过报数统计人数,体现了跨学科的融合。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直观和简便,利用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据统计意识,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
韶关市武江第一小学刘雅慧老师的学习心得:
这一节课,欧阳老师以祖国生日歌引出了生日的话题,通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把祖国建设更加繁荣富强。接着从调查班里同学生日所在季节的真实情境入手,教师一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此外,在收集数据环节中巧妙地运用了学科融合,结合体育学科中的排队报数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收集数据。
《看日历》
第二堂课是由惠州市中堂小学周玥老师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看日历》
韶关市武江区华泰小学黄碧霞老师的学习心得:
在《看日历》一课中,周玥老师用学生熟悉的“猪猪侠”这一角色贯穿整个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大的时间量感,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课中还提到的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2023年1月21日传统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些特殊日子,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又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韶关市武江区华泰小学吴国秀老师的学习心得:
《看日历》一课中,周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猪猪侠以及它带来的日历礼物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根据视频观察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介绍了几个祖国重要的日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引导学生通过填一填、说一说、看一看、找一找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年、月、日,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大月、小月、特殊月有哪些及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日历的方法,让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三会“能力。在练习和提问中让学生发现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以及闰年出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分析能力。在闯关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辩一辩对错、做一做日历,对日历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前后》
第三堂课是由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戴海慧老师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第一课时《前后》
韶关市武江区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钟韶芬老师的学习心得:
戴海慧老师执教的《前后》一课中注重创设情境,巴狗和米兔得到了深林藏宝图,引出课题前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主题图,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前后的含义,明确前后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趣味情境中,经历观察,比较,想象,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建议在教学中落实学科育人的渗透,尽可能与数学学科本质联系起来,做到知识、立德之间的融合。例如在过桥的情境中增加,过桥的时候不要拥挤,可以排队过桥,注意不要前后推挤,要文明有礼有秩序。又如在龟兔赛跑这里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小学张佩老师的学习心得:
戴海慧老师的课堂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首先,在“森林运动会”问题情景中,引发学生一次次的认知冲突,丰富学生对前后的认识,不断完善规范表达动物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渗透了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最后,戴老师将各种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身临“森林迷宫”“卡丁车”的游戏活动中联系生活,在玩中体会前后位置的意义以及它们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圆锥的体积》
第四堂课是由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李丽琼老师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锥》的第二课时《圆锥的体积》
韶关市武江区东岗太阳城小学李斌老师的学习心得:
李丽琼老师首先让学生经历“引出问题—实验探究—导出公式”的探索过程,再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注重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新旧知识间的对应转化,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最后结合我国航天科技,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韶关市武江区向阳小学刘淇老师的学习心得:
李丽琼老师执教的课例《圆锥的体积》是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李老师以有趣的谈话“选择两个雪糕中的哪一个”作为导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而引导学生经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经历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化新为旧的方法实现知识间的对应转化,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课堂结尾中李老师又结合航天科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互动聊课
观看了课例展示以及听了四位老师的教学设想后,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晓燕老师指出:一节课建议只用一个情境而不是多个情境,以达到课堂管理目的。而情境中应该有一个驱动学生自己主动完成任务、主动愿意来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事实性的、封闭性的、只需要学生填空的问题。特别要注意情境的表达与学生的对话要关注学生能理解什么样的语言和句子,要站在学生学的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课堂对话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增加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因此我们在上课前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设置的这个情境有没有吸引学生?能不能激发学生愿意去学?这个情境真的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吗?这个情境是老师教的情境还是学生学的情境?
这些问题都在老师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通过这次优质课展示观摩交流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以素养为导向,发挥数学育人价值”的重要性。在教研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育人,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叶璐
一审:赖秀秀
终审:胡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