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卫生保健》秋季儿童常见

传染病防控要点  拱辰中心幼儿园保健室宣

创建于2023-09-27
阅读 2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随着天气渐渐转凉,秋意也越来越浓,金秋送爽,除了丰收、美景,还有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活跃”起来。幼儿抵抗力较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帮孩子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一、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摄氏度),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铜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南方地区在每年的10-11月还会有一个发病小高峰。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 一般为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出现散在疱疹。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手、足和臀部皮疹和/或咽峡部疱疹。手足口潜伏期一般为2~10 天,平均3~5 天。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预防措施▶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均衡合理的饮食,保证优质睡眠,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

        三、 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是感染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轮状病毒性肠炎又叫秋季腹泻,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高峰期。

主要症状▶ 一般为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发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传播途径▶ 主要是粪-口途径,也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直接与感染者接触或者接触其粪便感染,空气飞沫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应注意维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必须洗手,若学龄儿童如果出现呕吐或者是腹泻现象,应尽早就诊,一经确诊应及时隔离,此外家长在清理患儿呕吐物、粪便及尿片时必须戴上手套并要彻底清洗双手,还应及时清洁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及表面。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主要症状▶ 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驱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冬春两季多发,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式,此外应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并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是高发季节。

主要症状▶发病主要特征为腮腺肿大,局部肿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剧,部分患者有发热、头痛、畏寒、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其中1~2天到发病后5天之间的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此外应管理控制好传染源,隔离患者时间应为发病日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21天),接触者一般应检疫3周。

六、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3—10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潜伏期3到20天。

传播途径▶ 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保持孩子的手口卫生,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到人群聚集处应注意戴口罩。

七、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

主要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氧、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传播途径▶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

预防措施▶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别人共同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触摸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最好不要手触摸眼睛。


家园配合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4.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可通过电话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

5.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联系班级老师通过平台给孩子请假。如确诊为传染性疾病,请参照下表隔离期进行居家观察,科学护理。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好日常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合理作息,勤锻炼身体,做好免疫接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这些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长!

阅读 2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