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口语里的这些常用字你都写得出来吗

阿太
创建于2023-09-27
阅读 1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年时代是个热血沸腾的时代。在那个初中生都是凤毛麟角的岁月,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可谓踌躇满志,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一日,生产队里一位识得几个字的农民问我:“知识分子,kài奸的kài怎么写?”“这kài嘛……kài、kài……回头我告诉你!”我想遍自己学过的字,怎么也想不起这”kài”奸的“kài“字怎么写。”kài奸“在东台方言里不仅仅有偷懒的意思,还有耍奸的含义,就是”通过偷懒给别人找麻烦“。这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回家查自己仅有的《新华字典》,也找不到这个“kài“字。问同学,请教老师,同样得不到答案!我感到很懊恼:这么一个日常口语词怎么就写不出来!无可奈何,我只得悻悻地告诉那个农民:”这是一个特殊的字,字典里没有。“”那说这个姑娘长得tòng的‘tòng’字呢?说这个女人很【xuəʔ】的【xuəʔ】字呢?“那个农民冷不丁又来了这么两句。我顿时崩溃了: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的日常口语,不是什么生僻字,我竟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也许,操东台方言的人,大多数像我一样,是会讲不会写的半文盲!于是我就开始臆想起来:我们东台人的口语可能是把老祖宗结绳记事时代的语言保留了下来,所以如今找不到与口语对应的字。这个遗憾一直延续到今天。

    直到最近,一位领导送给我一本由王业频、柳书诚、周启汶先生编纂的《东台方言新辞典》,才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几个字老祖宗本来就有:”kài奸“的“kài“应写为”隑“,只不过在现代汉语里读gāi。”tòng“应写为”蘣“,就是漂亮的意思,普通话读tǒu。【xuəʔ】(国际音标符号)应写为”㽺“,是个入声字,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发音。说某女人是”㽺货“,就是说她作风不好。汉语拼音为jí。

东台方言区之外的人难得听懂东台话。北方人嫌东台人说话语速快,南方人嫌东台人说话浊。其实,东台地近中国南北方交汇线,口语中融合了南北方语言的元素,所以显得有些”杂“。

    据李葆嘉先生考证,东台地境最初的语言来自良渚文化(今杭州余杭境)移民的太古夷越语,明初洪武赶散迁移而来的苏州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近古江淮语。这是东台方言里南方语言的元素。而东晋南迁,中原及豫鲁移民与当地土语融合而成中古江淮语。这是东台方言里北方语言的元素。

    而正是因为”杂“,才为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保留了语言的多样性,才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多了一份历史的传承。

    我们现代人读古诗,觉得有些诗不押韵。其实,用东台方言来读,却朗朗上口。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斜“与”家“用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而东台方言里,这”斜“不读xié,而读qiá,与”家“的读音jiā就押韵了。

    东台方言里还保存了大量的入声字。入声字是发音短促,一发即收的塞音字。普通话”入派三声“,入声字消失了,都分别划入到平上去三声里。不了解入声字,就很难掌握古诗的平仄格式。比如唐代骆宾王的《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平仄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拨“在现代汉语里是平声字,如果读平声,成了“三平尾”,那就”破了格“。而用东台话来读,它就是入声字,读【pOʔ】(国际音标符号)。入声字属于仄声,所以这一联的格式是规范的。

    再看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用普通话朗诵,有些地方读音显得拗,比如“恶、薄、索、错”和“落、阁、托、莫”,它们的读音今天显然不全在一个韵部。其实,这些字在陆游那个时代,都在一个韵部,为《平水韵》入声”十一药“,读【aʔ】。如果东台老百姓用方言来读,肯定朗朗上口,因为这些字的韵母,他们平常就读【aʔ】。特别是那个”错”字,东台人说某件事错过机会了,就说”这个机会错【ts‘aʔ】掉了!”。

    东台方言里声母n 和l,zh、ch、sh和z、c、s不分,韵母en和eng不分。记得有一次,几个东台朋友在一起,老是为区分普通话的“刘”和“牛”而烦恼。其中一个朋友轻飘飘地说:“这还不简单?一个读liú,一个读【ɤш②】。”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其实这个【ɤш②】(牛),虽然近似“欧”的阳平声,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这个“牛”的发音是从鼻孔里发出的,类似于在后面加了个ng韵尾。这是音标符号难以标注的。

    显然,东台方言是探索我们祖先语言变化的一把钥匙。

    为了有助于大家深入掌握东台方言的规律,我根据《东台方言新辞典》,编制了一个《东台方言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表》,国际音标符号采用《东台方言新辞典》的标注符号,汉语拼音如果有对应或相近发音的,就在该音标下方一栏标注字母;没有相对应的音标,就空缺。其实,即使有对应国际音标的拼音,也可能是近似发音,未必与东台方言实际发音完全等同。

    有了这个《东台方言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表》,我就便于把在《东台方言新辞典》里选出的100多个东台方言常用字,呈现给大家。《辞典》里的常用字远远不止这些,因为篇幅巨大,我姑且取其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词,以便大家记忆,释义有增删。整理过程中,本人尽可能作了一些考证,从网上和字典里查找根据,对一些歧义较大或者很难有引申联系的常用字,基本没有收入。希望这些字,能为一些曾经像我一样懊恼的朋友们,找到一丝慰藉和乐趣。

    《东台方言新辞典》是王业频、柳书诚、周启汶先生耗费大量心血奉献给人类的瑰宝,对于弘扬东台文化,实现历史传承,利在当今,功在后世。尽管《辞典》中的个别成语用字尚待商榷,少数字与东台口语的关联源头还有待鉴别,但瑕不掩瑜,它终将成为研究东台及周边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部无可替代的工具书。谨向三位大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2023.9

阅读 1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