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
吃完就要躺板板”
大家是不是都听过这首云南童谣呢?
↓↓↓
雨水过后山野里蘑菇悄然现身
为贪这一口鲜
不少人又开始蠢蠢欲动
纷纷想化身“采蘑菇的小姑娘”了
在我国,每年6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也是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事件的高发时期。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部分有毒和无毒品种的外形相似,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仅靠外形特征分辨。一定要警惕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大多数野生蘑菇都含有毒素,普通人不能一一辨识,采食野生蘑菇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面对野生“美味”,要坚决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 蘑菇颜色越鲜艳,毒性真的越大?
一直以来,很多人辨识蘑菇有没有毒,主要是看颜色是不是很鲜艳,于是口口相传“鲜艳的蘑菇是毒蘑菇”、“蘑菇颜色越鲜艳毒性越大”等等。严格来讲这种古法鉴毒方法不科学。实际上即便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蘑菇有没有毒与颜色是否鲜艳、生长环境、流汁液等无关。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式是不采、不食、不买卖野生蘑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赌运气。对于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的地区,建议要加强宣传,及时发布毒蘑菇中毒预警提示。
- 蘑菇中毒会有哪些表现?
蘑菇中毒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心、神经、血液等系统的损害,病死率很高。不同毒性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分为5大类,即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横纹肌溶解型。
食用蘑菇以后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就要高度怀疑是毒蘑菇中毒。拖延不治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 如果万一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呢?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尽快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就诊,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或者蘑菇图片供医生参考,以利于后期鉴定及针对性的救治。
国内常见的野生毒蘑菇图谱
毒蘑菇认识之误区
毒蘑菇中毒机制和表现
目前,根据毒蘑菇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1.肠胃炎型(如:黄粉末牛肝菌)
2.神经精神型(如:网孢海氏牛肝菌)
3.肝脏损伤型(如:淡红毒鹅膏)
4.溶血型(如:赭鹿花菌)
5.光敏性皮炎型(如:叶状耳盘菌)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与院内救治
切记,生命只有一次
那么,该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呢?
诀窍就一个: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成立于1982年,经过几代急诊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形成了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即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我院ECMO团队成立于2019年初,依托于强大的急诊急救体系,由 ECMO专科医护人员及各学科专家组成员组成,是南阳市最早成立的 ECMO综合救治团队,也是我市最早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通过两年多的不断刻苦钻研实践学习,实现了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急危重症患者 ECMO救治及支持转运,提高了我市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的同时,也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