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育 强教有我——云南省孙毅名师工作室吕文丽小组9月研修活动

Mr Ray
创建于2023-09-27
阅读 19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桂花飘过9月,教师节刚过,云南省孙毅名师工作室吕文丽小组各位老师们继续开展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雷锦波老师和陈凌文老师主持。我们用扎根教育,强教有我的实际行动唱响“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主旋律。

第一部分雷锦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节课,内容为新教材必修二第七章《乙醇 乙酸》第一课时——乙醇。《乙醇与乙酸》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是继烃类之后,学习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雷锦波老师通过情景创设,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乙醇物理性质、根据化学式探究乙醇结构、根据乙醇结构推测乙醇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验证乙醇化学性质,每个内容环环紧扣。

学生学习完这一课,既稳固了前面所学的烃的性质,又对下一课时,生活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以及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为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构建认知模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而且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第二部分:陈凌文老师做了魏书生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建议》读书分享。

魏书生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曾经缔造了许许多多的教育传奇故事,记录其经典言论的讲座视频至今仍广泛流传在网络中,给予广大教师重要的启迪。

陈凌文老师提纲挈领地介绍了魏老师在书中提出的重要观点,结合魏老师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自己的教育经历,不仅让老师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了魏老师的教育方法,理解了其教育传奇背后所包含的智慧,更由此引发了诸多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反思自己今后改进和提高的方向与路径,尽力做一个借助巨人肩膀站的更高看得更远的人。

活动后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陈凌文老师分享魏书生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正如陈老师所说,这本书适合不同年龄的师者。他结合自己上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体悟,真切体会“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得出不同阶段教学的进阶性,教师的学科理解程度决定学生学习的状况。使我重新思考“打铁靠本身硬”的新意义:你的学生就是你要的铁,它的韧劲儿很大程度依赖老师的输出。“坚信所有的人都有积极,好学的一面”,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质,你一定是保持人间清醒充满智慧星师者。人是要有理想的,但不能理想化要求学生,必须允许他们反复。眼睛向内,提高素质,超越自我。学生看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就不做。让生生、师生之间都相互成就,教学相长。雷锦波老师分享课例《乙醇》,一展师者强大亲和力与课堂掌控力。板书设计简洁有序有格。善从生活、生产开展情景教学,谈笑间运用学案教学推进细无声,微视运用展乙醇常识与新貌,知识衔接彰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创实验情景让学生充分体验,育实验探究与科学精神。(吕文丽老师)

课堂教学体会:雷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诙谐幽默;课堂设计环环相扣,逻辑清晰缜密;学生听课专注,思路紧跟教师。读书分享体会:陈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和魏老师的思想做分享,内容充实精炼,见解独到。细细听下来受益良多。(莫福全老师)

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雷锦波老师的这堂课准备得非常充分,有学案、有学生实验,课件制作简洁实用,课堂呈现方式多样、时间把握得较好,是一堂高效课。整堂课教师注重用情景再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乙醇结构的探究,先通过让学生观看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视频,知道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同时提示学生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和煤油不反应,对比煤油和乙醇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知道乙醇和钠反应和氧氢键有关,不仅得到乙醇得结构,同时还引出了官能团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有机反应的特点,为后期有机物化学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比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自己用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总结乙醇与钠的反应;小组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汇报实验现象,最后用方程式解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赵科艳老师)

文字图片:雷锦波

制作:雷锦波

审稿:吕文丽

阅读 19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