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机制指的是某种系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允许或包容犯错情况的发生,主要用于工程设计中。这本是工程设计中一个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中来,表达的是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所犯下的错误,组织要宽容,其目的在于打造宽松环境,激发干部们改革创新热情,让改革创新者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推进改革,心无旁骛从事创新。
对此,不少干部群众拍手叫好,特别是基层干部,有一些制度从上层出发没有问题,但是在基层落地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导致执行起来难上加难,有些时候,还白白浪费机会,甚至出现不良后果。一心为群众办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被“打板子”,不仅会寒了干部的心,还会束缚他们的手脚。干部如果为了不出错而机械搞执行、宁愿少干事,容易贻误发展时机。做好容错纠错工作,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干事;让干部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基层干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多一些灵活处理,少一些不通情理,多一些急事急办,少一些急事缓办,受益的是地方发展和民生福祉。
容错与问责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都旨在帮助干部更好尽责担当。明确哪些错该容,哪些错该纠,就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分清为公与为私、无禁与严禁、无心与有意,进而更好保护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结合实际,从“先行先试”还是“明知故犯”“探索失误”还是“我行我素”“无意过失”还是“违法乱纪”等方面划清可容的边线。宽容不是纵容,要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限定容错前提条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谨防“一干容百丑”,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当然,还要避免某些干部,借容错机制颠倒黑白,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事前上报,得到回复后执行是不是也可避免机制出错。
落实好容错机制,确保容错纠错落地见效,真正给干部吃下“定心丸”,让干部甩开膀子安心干,要优化设置程序,明确“怎么容”。认真做好申请、初核、调查等前期工作,下足绣花功夫;按照事实认定、前置审核、结论认定、通报报备等流程细化步骤,环环相扣开展工作。具体认定要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符合容错情形的,依规依纪依法不予、免予或者从轻、减轻追责问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闯的精神、激活干的勇气,无疑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他们改革创新的决心,增加他们推进改革创新的底气,让他们以全新的活力,走出一条好路、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昂武镇人民政府 安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