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上午9时,尖草坪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建英老师以及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汇聚在一堂,共同学习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青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
教研员赵建英老师先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她对自己在下校过程中的一些事例深有感触,主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要从孩子们的学情入手,与生活实际接轨,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教育孩子们少一些虚荣,多一些真实与尊重,做真人,真做人,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两位专家为我们带来的视频课程。第一部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第二部分——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第三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课程内容层层递进,从对自我的人格修养教育,上升到对他人的社会关爱教育,再进一步到家国情怀教育。让我们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从而进一步指引自己的生活。
关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除了课本中的苏武牧羊故事,范式赴约故事,胡服骑射故事。视频中的同学们还提及了钱学森爷爷对航天事业的贡献,袁隆平爷爷的水稻研究几十年从未间断,女排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能坚持。其中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让中国海军强大,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黄旭华爷爷带领设计人员搞出了比常规流线型潜水下阻力更小的水滴形潜艇,不断创新,突破了核潜艇的7项技术,被誉为“七朵金花”。
关于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就是我们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和发展。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视频中用朱冲还牛的故事做了生动的解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爱,视频中秦玥飞作为大学生村官,把自己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扎根农村建设,还招募更多的人才到国家贫困山区实施精准扶贫,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要做一个立己达人的人。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赴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鲁女爱国的故事,天下为公的理想以及疫情期间不同职业的人们爱国的视频,都是最好的证明。
看完视频后,各校教师们用心研读教材,认真书写教案并上交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反馈表。
教师们也纷纷建言,尖草坪区镇城小学的路俊霞老师,双语实验小学的郑婷婷老师,恒大御景湾的刘丽亚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镇城小学的路俊霞老师指出:教师要认真备课,确定学习目标,挖掘本课的思政教育点,并做好学情分析;教师课前要搜集本课的资料,如图片、文字、视频等,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情感得到升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达到资源共享。
最后,教研员赵建英老师做了总结陈述,希望教师们能深入一线,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极投身学科研究中来,展示自己的风采,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