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程杨
创建于2023-09-26
阅读 2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放眼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民家国情怀。点亮传承发展之光,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展示好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树高千尺总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久前,“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以文物、遗产、文字为魂,用技术、平台、应用赋能,发布一系列主题宣传项目,在网络空间掀起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热潮。到访黄帝陵轩辕庙,瞻仰5000年黄帝手植柏的苍劲挺拔;在芦山峁遗址与石峁遗址,感受4000年前“万邦来朝”的都城盛景……从千年古都出发,寻访历史源头,破译文明密码,人们惊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唤起“我心归处是中华”的强大自信。赓续千年文脉,用“一把手铲”“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让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从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到推进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再到大力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价值。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实践逻辑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点亮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灯盏,不断激活文化生命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影响力,我们就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阅读 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