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的天气
不仅“炎值爆表”
还时不时被暴雨夹击
一到晚上
蚊子更是嚣张肆虐
每晚都要上演一场“人蚊大战”
每年6-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
广东疾控提醒:
注意预防登革热
01
登革热是什么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它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
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也就是:
“病人→伊蚊→其他人”。
所以,蚊子才是祸根!
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平均为7天。
没有特定的易感人群,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目前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地区以及环太平洋岛屿。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轻或无症状,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症。
02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 ,甚至40℃ 。
除发烧外,登革热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并且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
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旅行史,或自己活动的城市有确诊病例,再加上上述的症状,则很有可能得的不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了。
03
首次感染症状轻
再次感染会要命
登革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大多数人症状不严重,康复后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
之后再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则可能导致重症,严重的会引起休克、器官衰竭等。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得了登革热,也无法判断第几次得(大部分人无法判断),那就赶紧去医院吧。
04
高烧退了,病情可能更严重
有些患者发病3-7天后,高热退了,就以为自己康复了。
实际上,这可能是在病情加重。
因此,以下的“报警”信号,要及早关注:
05
不要乱吃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如出现高热,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嘱服药治疗,请勿自己随意服用退烧药,尤其是需要注意慎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其他
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避免加重出血。
无伊蚊、无登革热
外出旅游、日常防蚊
带上“三件套”和“九字诀”
让蚊子“无处可逃”……
外出旅游防蚊“三件套”
日常防蚊“九字诀”
若出现反复发热、全身酸痛和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