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标到课堂呈现核心素养——观摩咸宁市14届英语展评课有感

用户14693869
创建于2023-03-25
阅读 20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人说:课比天大,在课堂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确实如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深层次的痛苦来自课堂,最深层次的快乐也来自课堂;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教师最深层次的专业快乐来自课堂,最深层次的专业的挫败感也来自课堂。课堂就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课堂也是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一公里”。

  咸宁市第14届优质课展评共有14节课,充分展现了讲课老师深入新课标的学习,每堂课各有各自的闪光点(值得学习和借鉴,能提升自我的不足),确切地说,比往届优质课展评更深入课标要求、更贴切学习实际效果、更值得探讨教研,很全面的确立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教研标杆。

  亮点一、摆脱框架式教学,但能充分体现课型的基本要点、又不脱离课标的根本。这样课堂就一个"活"字总结,是老师的教学理想也是学生学得轻松的期望,真正感受到融洽、公平、惬意的氛围。她的教学设计线路是Let’s look、Let’s talk、Let’s listen、Let’s read、Let’s discuss等等,一般的听说课都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等固化式的,感觉给予老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够,这位老师(赤壁的)整堂课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学生非常活跃,无效环节很少,实效性强,核心素养功能满满(词穷、无以言表👍)。特别的感觉是,这节课的写作环节设计内容有可能作为中考写作的模版。⊙ω⊙

  亮点二、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唯度多元。评价要素可能是课程核心素养的本身,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什么就是要教学什么,当然不能单纯理解为以文本问题串的唯度和方式。在14节课里老师们评价方式丰富,不仅展现了老师的机智能力、更展现的一种课堂的深度思维和方向。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生生自评、合作互评和表格式评价等,补充我们常规课堂教学中的空缺,在学习课程标准中,评价主体要多样,要呈现评价结果与应用,也就是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亮点三、巧妙设计运用summary。在常规课中,我们侧重于教学设计的输入与产出效果,常常忽视了总结,而在这次的观摩课中,深有感受是有些老师把Summary模块用以教与学的策略反思,而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性总结,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而是指导学生要怎么样提升、怎么去运用,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寻求课堂教学的突破,领悟规律。这个模块很值得教研探讨。

  亮点四、主题升华,育人主线鲜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细化目标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在观摩课中,展评课的有些老师充分利用地方(通城、通山、嘉鱼、赤壁)特色展现当地名片,让学生感受到大咸宁的美,自豪油然而生;有些老师教学设计融入时政热点、人文文化、家国情怀等,在教学设计上充分挖掘文本的育人观念,丰富情感目标或德育目标的达成,更升华了教学主题。

  亮点五、钻研文本的深度,巧妙设计作业以落实教学重难点。课程文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作业的设计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部。在有一堂课中,有位老师通过判断4个"F",引领学生查找出文本的重难点,还有位老师的Hw设计相当实在、有效,落实相当强;有的老师作业设计有层次,递进式发展,就整体而言,有的老师设计作业确有无病呻吟感,但也不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犯的通病么?所以研读教材,对于一个文本问题的设计也好还是对一个小组的作业设计,应体现出功效或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而不是无效操作。

  All in aII,咸宁市第14届英语课展评活动的圆满举办,学习了其中14位老师的精彩表演,也凝聚了她们背后的教研团队结晶,引领咸宁市英语学科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准去发展,我们要随着育人目标的改革,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加强教学教研,让课堂更精细化地落实核心素养。

阅读 20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